首页 理论宣讲轻骑兵 专家视点

徐奇渊: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6)

2017-12-07 15:36 来源:宣讲家网

三、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一)建立健全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个政策框架就回答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什么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呢?

第一,强调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两者之间的分工。前者更多关注通胀率、经济增长等实体经济的问题;后者更多关注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在十九大之前,其实已经有宏观审慎监管的表述,它的执行主体是人民银行,叫作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定位为宏观审慎监管。而十九大报告提到的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它是一个政策框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从原来的宏观审慎监管升级而来。这意味着什么?作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除了原来的监管功能之外,还包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在实施过程中,工具组合、政策传导机制是什么样的?具体的监管措施落实以后,政策效果是怎么样的?我们要对它进行评估。所以宏观审慎监管从原来一个比较窄的口径,在目标、评估、工具以及传导机制等方面做了拓展,升级成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那么,宏观审慎框架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民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监管者的地位。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也提到了,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

第三,强调协调监管的架构。除了人民银行以外,“一行三会”要有一个协调,甚至除了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以外,还要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前一段时间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样,落实双支柱政策框架就有一个有形的主体。

宏观审慎监管的升级变成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风险治理的一个思路是什么?

我们强调防范重大风险,这些风险具体表现有两种特征。第一种特征,在时间上,它是顺周期的。比如说,房价越高,大家越买;越低,越没人买。这是一个顺周期的特点。本来经济波动没有那么大,但金融市场的波动会放大它的扰动。第二种特征,在空间上,跨部门、跨金融市场的传染性。比如,本来是股票市场出了问题,其他市场还是健康的,但是如果股票市场的风险没有控制好,就有可能扩散蔓延到其他市场,它会对整个市场的信心造成冲击,对整个金融系统都产生影响。所以,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上金融风险的放大失控,就容易引发重大的金融风险。这是我们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所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防范化解风险的时候,就需要从时间、空间,从顺周期和跨部门传染这两个角度进行治理。比如说,在顺周期方面,宏观审慎监管就需要有一个逆周期调解的过程。比如说,5月26日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引入的“逆周期因子”调解。再比如,我们在房地产市场上实施的一些限购、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宏观审慎政策,是一个逆周期调整。从跨部门的传染角度来说,比如我们要让这个金融机构不能做到大而不倒。如果每一个机构都比较小,这个小的机构倒掉没有关系,对其他机构的传染性没有那么强。再或者,对一些业务进行监管,尤其是一些跨部门传染性很强的业务进行监管。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十九大 杠杆率 金融市场 风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