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宣讲轻骑兵 专家视点

张峰:贯彻习近平同志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 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2)

2018-02-12 16:08 来源:宣讲家网

(二)PM2.5来源解析

治理PM2.5污染,首先要知道PM2.5是怎么来的。换句通俗的话说,我们要打敌人,就要知道敌人躲在什么地方。PM2.5源解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2013年、2014年北京市联合中国环科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做了一个PM2.5的源解析,得出一个结论。就北京而言,区域污染传输占本市PM2.5来源的28%到36%,大数来说就是占三分之一的污染是从外地刮过来的。本地的污染排放占64%到72%,也就是占三分之二左右。在本地的污染排放中,机动车是最大的污染来源占33.1%,燃煤排放占22.4%,工业排放占18.1%,扬尘排放占14.3%,餐饮油烟等其余污染排放占14.1%。这是北京PM2.5的具体来源。当然,每一个城市PM2.5的来源是不太一样的。北京,机动车是大头;到了河北,工业是大头。

如果放眼京津冀或者整个中国来看,PM2.5源解析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烧煤、机动车、工业、施工,直接排放的PM2.5,比方说烟尘、粉尘;另一个是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在空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PM2.5,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就北京市来说,我们把直接排放的叫作一次排放PM2.5,把化学反应生成的叫作二次排放PM2.5。北京的PM2.5有70%左右是二次生成的,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治理PM2.5的难度。现在有些人质疑环保部门治理PM2.5为什么老是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它们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次PM2.5污染的概率。这么说可能有点拗口,简单地说,PM2.5是“三个出来”:第一是“烧出来”,烧煤、烧油、烧天然气;第二是“飘出来”,比方说喷涂、喷绘;第三是“扬出来”,就是施工扬尘、道路扬尘。

(三)北京市采取的治理措施

习近平同志2014年视察北京以来,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采取了9项措施。

1. 能源清洁化,压减燃煤

2014年—2016年,北京市的燃煤总量从2300万吨压减到1000万吨以内,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燃煤任务。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2016年年底),城六区已经基本上没有燃煤锅炉了,四大燃煤电厂全部停产(有的是关停,有的是停机备用),最后一座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也于2017年3月18日停机备用。我们把无煤化工作向郊区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延伸,全市2016年有663个村实现了煤改电、煤改气,农民也不再用烧煤取暖,而是用上安全高效的电采暖。这一切措施使燃煤总量下降。从环境质量角度来看,二氧化硫浓度只有10微克/立方米,这个数值在我国北方供暖城市中是最低的,就算放到欧洲、美国、日本也是非常低的,二氧化硫的治理成效非常明显。每个普通市民也有切身感受。现在冬天供暖季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闻不到煤烟味了,看不到烟囱冒黑烟了,以前小胡同里或农村里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景象也几乎不存在了。北京成为全国首个使用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

2.机动车低排放化,控车减油

有五项具体措施。第一项是把原先小客车年增量指标从24万辆压缩到15万辆,目标是2017年控制在600万辆以内。第二项是严格标准。我们不仅在国内最先执行机动车国Ⅴ标准,还在2017年开始执行机动车第六阶段油品地方标准,油品标准与欧盟现行标准一致。第三项是调结构。调结构是“两手发力”。一手是把高污染、高排放的车淘汰掉。北京在全国最先淘汰了黄标车,这些年淘汰了130多万辆老旧机动车。从2017年2月15日起国Ⅰ、国Ⅱ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工作日不能在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行驶。另外,北京市政府也加大了财政补贴力度。更新淘汰国Ⅰ、国Ⅱ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政府可给予8000元到8500元的补助。疏堵结合,目的就是让广大车主把使用已经超过十几年以上的国Ⅰ、国Ⅱ车置换成排放更低的新车。另一手是发展新能源车。前几年新能源车每年推广20000辆都完成不了指标,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车出现井喷。交通委提供了一组数据,2017年计划增加6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分配给个人的是5.1万辆,仅仅2月26号第一次摇号就已经用了4万个指标。第四项是抓治理。抓治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抓公交车,第二是抓出租车。这些年,北京对8800多辆国IV国V标准柴油公交车进行升级改造,单车减排氮氧化物60%左右;为跑了两年以上的出租车更换三元催化器。为什么要定两年以上呢?因为出租车一年行驶里程为十几万、二十几万公里,它跑两年相当于一辆私家车10年的行驶里程,所以它的三元催化器需要定期更换,否则减排效果会差。第五项是发展公共交通。2016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74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1%。

3.产业绿色化,治污减排

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严格环境准入。近年来多次修订并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就是要告诉社会有一些新增产业在其他城市可以干,但在北京不能获得批准。统计显示,北京城六区禁限产业比例已经达到79%。第二,以退促降。北京市发布了《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2014年以来调整退出铸造、家具等一般制造业与污染企业1341家,关停5家水泥厂。第三,以治促降。对保留的一些工业企业实施环保技改工程,进行污染物深度治理。举个简单的例子,燕山石化是目前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企业,承担了为北京提供京六标准油品与航空煤油的任务,我们对它有严格的环保要求,每年都对重点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治理。这几年,全市减了VOCs4.5万吨。

4.管理精细化,清洁降尘

对于施工扬尘,我们设立扬尘治理专项资金,采取洗轮机等新技术、新措施,对5000平方米以上的施工工地加装视频监控系统,严格执法。对于道路扬尘,我们抓两个工作:第一,大力推广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吸、扫、冲、收”新工艺,2015年全市新工艺作业覆盖率达86%左右;第二,对老百姓过去深恶痛绝的、也产生过一些悲剧的渣土车进行严格管理和改造,这些年完成了8000多辆渣土车的密闭化改造。对于郊区裸地扬尘,我们开展了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到2015年共造林105万亩。

5.应对制度化,削峰降速

对空气重污染来说,我们这些年做了几件事。

第一,构建应急管理机制。北京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每年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都要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并专门成立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把空气重污染应急纳入全市应急体系统一管理。

第二,三次修订应急预案。北京早在2012年就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后来,又根据情况的发展与时俱进地三次修订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特别是2016年,按照环保部关于区域应急联动的新要求,总结近年来应急工作的得与失,特别是2015年两次红色预警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首先,在分级标准上,既考虑污染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也充分考虑到单日峰值浓度。准确地说,如果预测连续四天或四天以上达到重污染,且其中两天达到严重污染就必须按程序启动红色预警,如果预测某一天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也需要启动红色预警。其次,在应急措施方面,2016年预案的修订有三个变化。一是,进一步严格机动车的管控。如果是橙色预警,国Ⅰ、国Ⅱ汽油车全市禁行;如果升级到红色预警,除了国Ⅰ、国Ⅱ汽油车全市禁行,其余车辆还要实行单双号限行。二是,对于工业企业和施工工地不再“一刀切”,而是按照“正面清单、负面工序”原则,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工业企业在排放达标前提下,可以有序生产,以最大限度减少影响;其余单位由简单的停限产改为有大气污染排放的工序停限产、非污染工序可正常生产。三是,过去红色预警时全市“一盘棋”,结果延庆、密云等地在空气质量还不错的情况下中小学也停课了,对此有一些市民是有意见的。我们考虑到北京地域比较大,更主要是考虑到北京空气质量南北差异大的因素,从2016年开始把由市教委统一组织实施停课等措施调整为根据属地实际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等防护措施。

第三,提高预报预警水平。有了机制有了预案,但什么时候来重污染,重污染重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有个非常精准的预报。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一方面,我们建成了新一代空气质量监测网络,PM2.5的自动监测站点增加到67个;建设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另一方面,我们组建了预报员团队。到了秋冬时节,预报员团队在常态每日预报的基础上加密预报频次,并同环保部、河北、天津等周边省市会商,基本实现72小时准确预报、7日—10日趋势正确判断,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当预测到未来几天可能会出现重污染天气时,我们将根据时间长短分别启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每一次启动预警都是提前发布、及早实施,特别是橙色、红色预警,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会提前召开视频会议,市领导专门部署应急工作。各部门、各区迅速按照机制、责任、预案来组织实施应急措施。城管、环保、交管等执法部门全员上岗,严查严管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纠正一些不落实应急预案的行为。市政府牵头开展督察,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开展行业督察,每个区也会开展下沉督察,目的只有一个,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肠梗堵”,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工作,确保应急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第四,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离不开每位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应急工作中我们把宣传引导贯穿始终。当政府决定要启动应急预警的时候,会立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公告停车、停课等措施。尤其是停课措施,教育部门非常辛苦,负责通知到每个家庭、每位学生。环保部门会开新闻发布会,联系专家解读重污染的成因、走势。我们会用每个市民听得懂、记得住、能行动的语言宣传应急减排,滚动发布应急动态,自觉接受每一个市民、每一家媒体的监督。每一次红色预警结束后,市委市政府都会致信感谢市民的支持,凝聚全社会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的环保正能量。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 污染 pm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