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宣讲轻骑兵 专家视点

黄承伟:深刻领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02-12 16:12 来源:宣讲家网

黄承伟 图片01

黄承伟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担任总书记的第二次国内考察,他就到贫困县阜平查看贫困状况,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2013年底,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我理解,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共产党执政的初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坚持着紧密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初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他强调,“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他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上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二)经济发展带动减贫效果弱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开发模式。其中以市场主体为牵引的经济增长为农村持续大规模减贫提供了强劲动力,成为重要推动力量。从减贫过程看,1978-1985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上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摆脱了贫困。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就业转移,贫困农户非农收入快速增加,保持了农村大规模减贫的持续进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我国进入经济增长新常态后,经济增长带动减贫效益下降。经济增长的主体产业(新业态)的益贫性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资金密集趋势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增收脱贫的局限性逐步明显。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步入各类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多发期。经济增长变缓,弱化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性矛盾的正向作用,凸显了社会矛盾和风险,社会负能量在增加。提升农村扶贫效益,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突出问题,是促进共同发展、彰显执政为民理念、营造共谋共富社会氛围,将社会负能量转化为社会治理建设性力量的有效路径。

(三)贫困治理困境与贫困固化趋势增强

一般来说,在政府、社会、市场多元贫困治理格局中,某一方力量的变化都会改变贫困治理格局,带来治理困境问题。当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强劲时,政府贫困治理中存在的减贫效益不高以及一些问题,并不会对减贫大局产生较大影响。但当经济带动减贫弱化后,如果公共力量特别是政府贫困治理能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就会影响到减贫进程及效果乃至格局,比如导致贫困结构化问题等。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贫困治理中扶贫瞄准偏离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解决,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比较普遍。我国扶贫标准提高后,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幅度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剩余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自我发展能力弱、返贫现象突出。这些贫困人口较难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实现脱贫,政府传统扶贫治理方式效果已经十分有限,而这些贫困人口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甚至是通过贫困代际传递造成贫困固化。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扶贫 脱贫 精准 习近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