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清:念好“三经” 履职为民

作者:张坤铃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17-08-08 09:45

  宁德人大网消息(张坤铃) 柘荣县黄柏乡高峰村,坐落于崇山峻岭深处,村中修葺一新的民房,错落有致;田中藤蔓枝头的瓜果,清香诱人,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村民们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无不打心眼里感激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张锦清。

念好致富“经”

张锦清是土生土长的高峰人,记得第一次当选县人大代表时,面对选民几百双信任的眼睛,一向不善言辞的他,对选民说道:“我这人大家都知道,不爱说话也不怎么会说话,我向大家表个态,在我任期内一定带领大家走出一条致富的路。”这是他对选民作出的承诺。

十几年来,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群众早日致富,兑现自己对选民的承诺,他先后打出了三张“牌”。立足高山小气候,发展反季节蔬菜“高山萝卜”,这是他打出的第一张“牌”。从2004年开始,他邀请专家实地考察,自己掏腰包买种子,分发给乡代表、党员试种,并义务帮助推销产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峰夏萝卜”的名号打响了。目前,全村每年种植“高山萝卜”50多亩,带动群众30多户;仅此一项群众户均可增收近1000元。抓住“闽东药城”建设这一契机,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这是他打出的第二张“牌”。为了做强做大中药材产业,他四处奔走联系客商,牵头组织流转抛荒土地300多亩,采取“村委+客商+农户”模式,先后引进黄栀子、白术、板蓝根等10多种药材;全村种植中药材面积200多亩,户均年增收可达3000多元。放大资源禀赋,开发小东山风景区,融入县域旅游开发盘子,这是他打出的第三张“牌”。为此,他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小东山基础设施,引导群众开设农家乐等,每年吸引游客1万多人。

如今,高峰村不仅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十届文明村镇,还一跃成为全县的明星村。张锦清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十佳村干”,2013年5月还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

唱好民生“经”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村领头雁,张锦清始终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每年年初他总会利用春节时间,组织村民召开民生恳谈会,将群众“请”到家里,通过拉家常,收集汇总群众民生需求。

2011年以来,他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积极争取资金,拓宽硬化了村级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2014年,他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争取上级资金90多万元,改造了农村饮水工程,铺设了下水管道,安装了街道LED路灯,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他又争取到“幸福工程”项目,解决村中孤寡、留守老人居有定所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6年,村里一位考生考上了大学,但因家境贫寒,家长和考生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他听说后,到县里帮助该考生争取到“阳光助学金”,又发动村里外出村贤筹措,剩下不足部分自己帮助垫付。这么多年来,他先后资助过10余名贫困大学生,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担当与责任。

履好代表“经”

他心里明白,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无言的信任。为了让自己更好履职,他认真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并四处学习请教。同时,他积极主动参与县、乡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等活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作为基层代表,在日常密切与群众联系中,他十分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为此,连续五届担任柘荣县人大代表的张锦清,先后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有关民生方面的建议30多条,其中,镇镇有干线、游朴纪念馆建设、发展高山特色产业等10多条建议被县人代会采用并付诸实施。

张锦清始终不忘代表身份,牢记为民初心,用履职尽责抒写代表作为,用实际成效彰显人大代表形象。

责任编辑:ndw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