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个十”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一枝一叶关情,一询一问关切。8月25日下午,一场关乎300多个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专题询问在宁德拉开序幕,民生工程项目确定方式、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滞后原因,及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建设管理、充电桩配备、路口改造、涝点整治和行业管理等一系列民生关切“摆上了桌”成为询问焦点。近3个小时,36个问题接连抛出,问在关键处、答在点子上,一场为民生共鸣的“对垒”,让我们从专题询问的“辣味”中品出了“争味”。
望闻问切开题
让民声与民生相通
专题询问是法定之问、为民之问、庄严之问,党政重视、社会关注。今年2月春节假期刚结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雄召集相关委室商讨酝酿年度专题询问议题,指出“专题询问是撬动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力‘杠杆’,如何选题、以何切题是‘开题’关键,影响着监督效果和社会效益。”
党委重视什么、政府在做什么、群众关心什么,人大就推进什么。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个十”民生工程是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暖民心之举,以每年度实施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约十个项目的城市建设类民生工程,努力让市民早日体验到“开门就见绿、推门就入园、出门就有运动场”的获得感。2021年以来,已建成投用项目274个、完成投资2.59亿元,涉及口袋公园、公厕、遮阳避雨设施、停车场、运动场等,有效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气质提升,备受社会各界点赞与关注。但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2022年以来,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开展“千名代表访民情听民声办实事”活动,收集到的千余件民生诉求中,涉及城市建设期盼和意见建议的占比仍然较高。基于全市大局上的“望”和人大履职中的“闻”,经过主任会议的多次研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数次沟通,最终确定将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个十”民生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年度专题询问议题。
欲责其效,必尽其方。开好民生领域专题询问这张方子,必须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谋好“问”的文章。7月至8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光忠带领环城工委,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先后3次深入中心城区实地察看14个点(位),召开3场专题座谈会,并向居住在中心城区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196份,广泛了解、深度挖掘“十个十”民生工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掌握了大量来自项目建设一线、群众真实观感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城市品位在“建”也在“管”。本次专题询问的一大亮点在于“切”中要领——首次尝试将“项目建设+行业管理”贯通调查研究、问题设置的全过程。市人大常委会环城工委主任张平弟介绍,“参照惯例专题询问主要是针对‘十个十’民生工程建设情况‘问’,考虑到只有把民生工程建好、管好,群众才能得到长久利好,且调研过程中群众对供水管理、燃气管理、物业管理等民生领域行业管理的意见、建议和期待都比较集中,把相关行业管理也纳入询问范畴,这样才能更加及时真实地把群众声音反馈给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能让专题询问的监督实效更加广泛深远。”
直击关键问题
让问询与应询较真
立足“争效”才能问出“真效”。专题询问现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坚持问题导向问实效、问计划、问措施,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不掩盖、不推脱,阐述实际现状、直面问题短板、提出对策措施……现场氛围严肃而热烈。
开场即询进度,直问可否如期完成。“请问市政府,现在已是8月底,距离年底仅剩4个月,下一步要采取哪些措施,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全年‘十个十’的建设任务?”随着第一个问题的抛出,现场进入“询问”时刻。到会应询的市政府副市长刘笃凡坦言“十个十”建设任务中,目前仍有10个夜景点提升方案、10个城市休闲客厅选址等问题需进一步论证;海军农场南侧、侨兴路东侧地块立体停车场用地暂未解决;光荣路口袋公园所涉及的部分地块仍在沟通……下一步,将通过专班推动、半月调度、加快协调、落实督查等方式聚智聚力,高标准、严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全面目标任务。
瞄准城市痛点,直指老旧小区建设。由于历史原因,不少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欠缺,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之痛。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整体进展,以及加装电梯等现实问题向市住建局提问。市住建局局长用实际数据和诚恳态度应询,坚持问题导向给出便民承诺,如,针对老旧小区早期建设材料获取难的问题,提出将主动对接我市各大设计院、城建档案馆等部门,寻找原始图,减轻业主建设成本;针对审批程序不够简化问题,表示将积极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在住宅结构安全合理且符合消防安全的情况下,实行容缺机制,依法依规简化流程。
聚焦城市堵点,直面交通拥堵问题。“十个十”民生工程实施以来,中心城区完成了34个路口改造,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但部分路口仍然设置不合理、存在堵点。为此,市人大代表就南岸片区、学校周边等地的堵点问题向市公安局提问。市公安局围绕加强道路秩序管理、提升道路安全文明指数积极作答,表示将持续对蕉城南路、宁川路、闽东路等27处路段实行常态化严管,持续加强路面抢道、加塞、逆行、违停、闯红灯等交通乱象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推广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机制,减少因事故造成交通拥堵,保障道路畅通。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还就中心城区涝点整治向市住建局提问,就建设10个城市休闲客厅项目向市城建集团提问,就中心城区停车收费不一问题、优化中心城区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等向市发改委提问,就因选址规划、用地报批等因素影响项目推进情况向市自然资源局提问,就保障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向市财政局提问……一问一答间,既体现了人大围绕中心、为民发声、力争实效的履职担当,也体现了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推进“十个十”民生工程实施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建管并重解题
让实事与实效惠民
建管并重,功在长效。为确保人大之“问”不白问,本次专题询问在“管”字上多有长虑,问题设置更是注重与往年工作评议意见相结合,与出台的地方性法规要求相结合,与收集的民生诉求相结合,让后续跟踪问效更加“有的放矢”。
抓住“管”的职能部门问。“请问市城市管理局如何做好已移交项目的管理,做到建管并重,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工作评议,代表群众指出生活垃圾管理、道路即损即补、公厕管理、背街小巷整治等4个方面突出问题,请问目前整改情况如何?”面对接连提问,市城市管理局局长积极回应,表示市城市管理局接受工作评议以来,认真办理并巩固深化评议意见办理成果,扎实做好中心城区新建城市市政道路(桥梁、隧道)主次干道及道路照明设施、园林绿化、环卫基础设施等市政设施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后的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如,对于移交管理维护的市政道路,按照人大工作评议意见中的“道路即损即补”要求,依托数字城管信息系统指挥平台,采取“网格员+即损即补立案”的形式,即时立案、即时落实、即时修补,确保市政道路破损第一时间修复到位。
抓住“管”的法律法规问。城市停车场是“十个十”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停车场怎么建、怎么管,还得看《宁德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会上,先后有两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条例规定内容分别向市公安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提出8连问,请问在停车场监督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请问是否考虑过违章停车处罚路段、时段的合理性?请问如何严格执法,解决停车场改作他用的问题?请问如何进一步优化布局,解决停车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请问小区停车场管理不一,部分车位只售不租,地下车库空置,大量私家车不入车库、停泊路边等问题,如何破解?……每一问都问在“车主”心坎上。
抓住“管”的薄弱环节问。针对群众对供水、燃气、物业等行业管理的普遍满意度不高,且近三年“十个十”民生工程项目均未涉及这些行业的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上询问市住建局,供水、燃气、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如何解决,是否计划将此类项目列入今后的“十个十”民生工程?带着强烈民生诉求和期盼最后一问,怀揣民意、传递民声,让我们对“十个十”民生工程有了更多的期待和盼头。
专题询问不止于问、更见于行。会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结合分组审议和专题询问的情况,梳理形成12项具体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今后还将贯通打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组合拳”,持续关注、持续推动“十个十”民生工程建设和管理,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德、用心用情、聚智聚力,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个别行业服务短板,提升“宁德颜值”,塑造“宁德气质”,让群众在“一枝一叶”关情中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
责任编辑:邱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