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大网消息 近日,宁德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建议,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食用菌专项经费100万元以上并列入预算,用于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示范与推广,扶持食用菌菌种生产、基地建设和食用菌龙头企业建设以及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同时,决议还提出通过3年努力,至2010年起每年实现全市食用菌鲜品年总产量70万吨以上,总产值28亿元以上。
有关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决议》的通过,将实现宁德市从食用菌生产大市到强市的转变。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项决议的通过凝聚了20多位人大代表的心血,他们远赴浙江、河南等外省食用菌重点产区进行考察,努力探索宁德市食用菌未来发展方向,最终形成了决议。
食用菌市场“南菇北移西迁”
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食用菌生产遍布宁德市90%以上乡镇、80%以上行政村,从业人口约80万人,古田、屏南、寿宁、福鼎约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50%。2007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55万吨,总产值23.5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食用菌成为宁德市农业产业仅次于水产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尽管宁德市食用菌发展有许多有利因素和优势,但是近几年来,市周边地区的食用菌发展异常迅猛,“南菇北移西迁”过程加快,传统大宗品种的竞争已无多大优势,市场占有份额正在不断缩小,新、优、特菌类还处于要花大力气培植壮大过程。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许多问题正严重阻碍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栽培模式发展滞后!”这是熟悉食用菌发展的一位业内人士看法。据悉,目前宁德市食用菌生产,传统生产模式约占总量的2/3,工厂化生产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出口产品对质量的严格,原有生产模式出场的食用菌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成为产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大弊端。
“古田银耳虽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但目前仅有少数几家企业符合条件申请使用该商标。”古田一家生产银耳的老板说,古田银耳价格低于价值,生产企业也因缺乏核心竞争产品,品牌效益不高。据悉,目前,宁德市取得的96个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中,食用菌仅有2个,造成品牌不响和授权困难,大多品牌被束之高阁。
代表议案催生食用菌发展决议
2008年3月,在宁德市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阮淑珊等20位人大代表提出一项关于《请市人大做出“关于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决议”的议案》。会后,该议案作为大会议案交由市人大常委会办理,后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交付农经工委处理。为办理好该议案,由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牵头,专门成立了调研组。
从今年6月底开始,为了能全面掌握宁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组在市直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后赴古田、寿宁、福鼎等县市,察看了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场、加工企业、集贸市场、科研机构。同时还委托屏南、柘荣、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食用菌产业情况调研。
调研组除了在本市展开调查外,还远赴浙江庆元、河南泌阳等食用菌主产区考察。调研组发现,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市各县大致相近,但食用菌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深受当地政府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两地的香菇年种植量都在8000万袋以上,相当于宁德全市的规模。同时,给调研组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两地的食用菌生产已经开始呈规模化、工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决议定调:由食用菌大市向强市转变
调研组回来后,借鉴外省政府推动、科技驱动、基地带动、部门联动的做法,同时,分析宁德市食用菌发展现状,写成了《关于宁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交由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调研组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食用菌产业发展应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创新,以品种结构调整和转变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提升产品质量为主导,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速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不断优化产业格局,打造知名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同时,为增强科研实力,市政府必须加强食用菌研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民间科研机构的作用,整合资源,联合攻关,重点开展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菌种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本市食用菌发展遇到的其中一个瓶颈就是缺少龙头企业,针对此状况,决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以组建银耳集团为突破口,做强做大食用菌龙头企业,发挥品牌效益,提高宁德市食用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责任编辑:ndw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