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军在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11-01-22 11:33

2010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核心提示: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736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62.8亿元,增长40.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0.5亿元,增长4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1.7亿元,增长29.4%;外贸出口总额9.74亿美元,增长39.3%;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3亿元、贷款余额722亿元,分别增长37.9%和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5亿元,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5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6542元,增长12.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0.7%,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基本达到省定目标。

  (一)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环三战略加快推进

过去一年,是宁德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的要求,集中力量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掀起了比学赶超、谋求跨越的热潮,环三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在福建省与央企项目合作洽谈会和我市与央企(名企)签约仪式上,共签订项目20个、总投资2322.6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首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和第十一届宁德投洽会,共签约项目165个,总投资达336亿元,其中:环三都澳区域项目54个,投资额246亿元。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1、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新增产值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家,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3.5万亩,硬化农村公路500公里,除险加固海堤29公里,加固病险水库39座,解决15.8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9个乡镇360个村垃圾治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890口。

2、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去年实施27个产业振兴项目、13个成长型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和21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7.6亿元、增加值232.9亿元,分别增长42.6%和32.5%,增幅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4个,成功对接“6·18”项目435个、总投资67.8亿元。40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贷款超300亿元。

3、对外开放持续拓展。积极组织和参与招商活动,全年共签约项目174个、投资总额753.8亿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个、合同外资2.9亿美元。

4、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节能减排责任制和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制度有效落实。福安、柘荣、古田、周宁、屏南、寿宁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运行,开工建设宁德北区污水处理厂、福鼎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工程,建成周宁、寿宁、柘荣垃圾处理场。

(三)抓住重点着力突破,“五大战役”成效明显

1、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11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9.6亿元,增长27.8%,占年度计划106%。衢宁铁路宁德段、海西高速公路网古田至屏南连接线、宁德核电二期、大唐国际宁德综合储运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2、新增长区域发展扎实推进。151个新增长区域项目完成投资16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9%。

3、城市建设强力推进。编制完成环三城镇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滨海新城概念性规划及溪南城市组团、赛江城市组团、龙安城市组团规划,福安、福鼎、霞浦城市规划展示馆启动建设。

4、小城镇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福安赛岐、福鼎秦屿2个省级试点镇、17个市级试点镇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投资21亿元。

5、民生工程有力推进。20件3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1、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全面建立,劳动争议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金保工程”和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2、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义务教育逐步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取得实效,宁德师专升格为宁德师范学院,宁德电大和业余大学、闽东高级技工学校和工业学校整合重组顺利完成。

3、社会管理得到加强。认真落实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三项重点工作,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扎实,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4.8%。

  (五)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21件、市政协提案308件,办结率均为100%。全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大力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ndw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