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源,久远的诗意家园
宁德网消息(彭丽)这里是诗歌里悠然见南山的隐地:一条水道横亘古街之中,沿岸是青黄相间的土木民居,古朴刻板的门框与雨后湿漉漉的石板路在等待着我们,千年鱼歌、岁月悠长……位于悠悠鲤鱼溪畔的周宁浦源村,正好在溪游奔腾的峰回水转烟波平息处。在传统古村落日渐珍稀的华夏大地上,这里成为为数不多记录历史的古村落之一。
静谧的古街就在浦源古村中心,周围的一切看起来就和心目中典型的“明清符号”一样。没有砖混结构,也没有当代村镇嚣杂的闹,更不见大都市里色彩缤纷的城市意象。干净、整洁、祥和是对这里首要的印象。
“周宁”名称来源于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而浦源则据传是于南宋嘉定年间,中原士族郑尚公举家移至吴厝底(鲤鱼溪下游右侧半里)隐居,并在这里筑建工事放养鲤鱼。历三代,其后人又迁往现在的浦源村,从此郑氏家族便在这块富庶安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说其放养之鲤鱼亦有灵性,游至村中水道相伴,因此世代浦源人养成了不食鲤鱼,与鱼同生同乐的风俗。浦源村的古民居多半保留着民清两朝的古建筑,这些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文化遗迹的建筑在古代是中原士族的避难所,帮助他们逃避战火与灾祸;而如今还有老一辈的中原遗民后代依旧生活在其间,耄耋的老人甚至没有改变其明清相杂的靛蓝色的斜襟布褂,盘着一丝不苟的长发,静静地坐在门前石凳上倾听岁月流逝的声音。
沿岸民居顺着鲤鱼溪水道,从水边到山下排开,一气呵成。中原遗民沿袭至今的朴素勤俭,也带着汉民族骨子里的精致,这里的土木建筑既符合高海拔山区多雾多寒的天气,也符合自身的文化习惯。和国中遗留的大部分古村落不同,这里的房屋装饰大多更为精致典雅,带有浓烈的古典意境。房屋座座高敞,门扇高高大大,因为年深日久而泛着暗色光泽。隔扇窗、青石地与安坐石椅的老人,共同构成浦源的标准像,而其中的雕花隔扇、雕花窗门与牌匾尤其抢眼。这些直中有曲,规律中又含变化的木雕图案,家家户户都有。云层下的天光,配合古村落的石板街、清水屋,凸显一丝幽暗和宁静。浦源,似乎有些不甘于成为单调和符号式的古迹,它在上千年的历史中用尽力气吸收着可能的文化元素,呈现在日常使用的建筑中;它或许不甘心成为人迹罕至的废墟,无论历史变迁政权更迭,这里依然延续着古老的文脉。
小巷尺度很小,相邻建筑中间隔几步宽,依旧是当年的小石路,并排通行不过一二人。穿延而过的鲤鱼溪也宽不过丈余,居民为方便两岸通行,每在其间隔几块木板或是石板,一段距离铺设一处。每逢无雨的黄昏,夕阳下金灿灿的晚霞倒映在溪水上,溪水反光至木石桥底,水中鱼波粼粼,桥岸余光斑驳,偶有村妇浣衣,这就是江南古村最美好的意象。与此同时,横向延绵的建筑,带青苔的石板路承载不尽流年,带给人平直的视觉观感,稳重而安宁。
探寻古村的最好方式是用双脚丈量石板小巷。顺水势而建的古街依次上下展开,曲曲折折,雨下过的痕迹暗暗贴在脚下。踩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乐趣就在探索水道下游的惊奇——鲤鱼冢。在两株参天拥抱的古柳杉下的一处土丘上,两树之间高耸半圆形青砖结构的小堡垒,面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鱼冢”二字,这就是那座独一无二的为鱼建造的坟墓。鱼冢面朝鲤鱼溪和郑氏宗祠,自郑氏八世祖晋十公召集全体村民订立乡规民约开始至今,但凡溪中鲤鱼死后,都要举行祭葬礼俗,由郑氏族长亲诵祭文后,方送入鱼冢。鱼冢外,芳草斜晖,一大片农田在山脉围绕中茂盛着,农人荷锄而过,彰显着这里农耕火种的纯朴民风。
古村是满溢着生机的。这里不时响起嘀嗒雨声和呼唤孩童声。而孩童,还在溪边欢笑着嬉闹着,小巷旁整齐堆放的农具或者柴堆成为他们捉迷藏的游乐场。不肯改变旧时生活方式的居民,在漫长的岁月中让浦源古村的老房子和石板街磨合得十分完美。加上一溪碧水的温柔,整座古村犹如被强大的昔日光华所凝聚,它留存着一个未被打破的田园之梦。惊鸿一瞥间,品出中原遗风最后的坚守与表白。
古村、古建、石桥、人家,浦源就是这样,用这些古老的生活气息钩沉出几百年的历史风貌。在多雨的春季与多雾的清晨,似乎更能体现这里的原始味道。有阳光的黄昏也是好的,目光穿过那些木制大门,落在雕着精美图案的隔扇之后,依稀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高挂于厅堂之上的匾额。黄昏与村落一起,加上踽踽独行的青衫老者,伴着周宁高山的清风和夕阳,在眼前拼贴出古老中原文化的真切画卷。
沧海桑田,抚今追昔。眼前古村一派青砖黛瓦,行人隐约,一溪清水鱼儿嬉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遥想浦源当年,南宋先民迁徙异乡,北望故国,是否有丝缕惆怅和伤感,在心头隐约升起,弥散在溪畔烟雨之中?
责任编辑: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