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旅游

走出历史深处的漈下村

2016-05-20 09:24 来源:宁德网

 漈下村的水车和风雨廊屋桥。树红霞 摄

 宁德网消息(张尚瑶 树红霞 张川闽) 从屏南县城驱车10多分钟,就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甘棠乡漈下村。这个海拔802米的古村落四面环山,村居依山沿溪构筑,前有双溪夹流,后有层峦叠嶂,恰似飞凤落洋。这里孕育出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武举人甘攀龙等历史名人。

根据当地甘氏族谱记载,漈下村的开发历史,至迟不会晚于明朝初年。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甘氏迁入漈下,开始介入村落的各项建设活动中。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村道走进漈下,一种历史的厚重与神秘感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聚宝桥和飞来庙,这一桥一庙紧密相连,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底两端各有一排原木构成八字撑,是县里唯一的一座八字撑木构廊桥,桥下流水潺潺,不时“鱼翔浅底”;飞来庙始建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修。这里是清代文人墨客作画的地方,庙的前廊及大殿神龛两侧、墙壁上留存有大量的古壁画与楹联。

如果你南向进出村子,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重修的峙国亭是必经之路亭。亭子正方形,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三间,内外各处梁枋,保留下来大量的人物故事彩画,动作各异、栩栩如生,线条流畅、色彩鲜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清代彩画题材库。

村里的城门楼在发展过程中大多被拆,坐落于村中心的明代古城楼是现存较好的一处。它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现存城门楼应为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重建,临溪与花桥相倚,高7.07米、面宽7.85米、进深7.42米,为双层建筑,下层砖石结构、上层为木结构城,楼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城门条石弧拱,上书“漈水安澜”四个大字。甘国宝祭祖时旗杆就挺立在城门楼前。

漈下村自甘氏开基后,历代均有记载,至九世而有甘国宝。甘国宝,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出生于甘漈下小梨洋村,以武进士出身,前后为官43载。他一生廉慎,勤政爱民,洁己奉公,尤其两度戍台,担任挂印总兵,为保卫和建设台湾作出了突出贡献。

甘国宝故居建于明末,其建筑形式与小梨洋甘国宝故居基本相同,据传也是当时甘国宝来漈下村时的住所,故居内仍保存着雍正乙酉年甘国宝的“武魁”匾。

重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的甘氏宗祠,是开基二世祖思亮公的祠堂。宗祠系土木砖石结构,明式建筑风格,为福州十邑百座名祠之一。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甘国宝 公元 城门 下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