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旅游

别样时光夜霍童

2016-06-01 10:01 来源:宁德网 徐锦斌

2014122509251785

宁德网消息(徐锦斌) 霍童,多少年来的来来去去,都在白天。虽少不了挥别落日、目送余晖,然而,昼夜之间仿佛存在难以逾越的边界,无缘由此跨进古镇的夜晚,最多也只是看着它起伏的山峦四周裸体般的曲线在暮色中渐渐浮起。

惟有这一次,把一个完整的夜晚安放于霍童古镇。

一路过来,午后最好的一段时光,交给了贵村,它若有所失的古渡口,它那透着丝缕隐隐乡愁的溪畔大水车……

很快,太阳在一秒钟之内,就不见了。带着在邑坂压了下来的暮色,到霍童晚餐,和古镇一起进入夜晚。先是跟随朋友们,踏上浮桥,到河滩边,从对岸回望,古镇沿溪一带灯光夜景岸上水中相映成趣的斑斓。然后回头,漫步古街,偶遇一段残存的石砌古道,吹吹来自霍童溪上的夜风,听听“厘头馆”集散货物收取税费的典故和古街水渠沧桑变易的前尘往事。霍童的朋友说,已到了街尾。于是,拐个弯,继续往前走。红灯笼高挂,路灯长明,古街两旁的旧宅大院,不少人家都关了门闭了户。迎着一线亮光,拾级而上,挤进一扇颇觉眼熟的小小的侧边门,眼前为之一阔,这偌大的古宅,天井前厅,弥漫着佳茗似佳人的古色古香的气息。这里便是天山茶舍。如此凑巧,遂得主人的热情招呼,于茶桌前坐定,喝茶,品尝霍童名产八果糕。听介绍,这一款茶,有个极富诗意的名称,唤作“舟记兰花”,其渊源之远,已在清道光年间,始创于“兰成茶铺”的大当家缪氏,几经变迁,终于“名花”易主,如今是“天山茶舍”老板陈氏所注册的囊中之物。

此刻,大家闲聊,说笑,走动,探看。夜里霍童,旧宅老屋,别是一种时光停止或倒流的静。

历史恰如沉在夜色深处的形影,远古的“钻木取火”、葛洪的炼丹,且不去说它;黄鞠的龙腰水渠、“霍童洞天”的残碑断碣,也不去说它。或因“舟记兰花”的因缘,我独念起霍童古镇上,曾经撇兰写竹的女子——潘玉珂。而这已是民国时期的人事。潘玉珂,早年求学沪上,师从刘海粟、潘天寿、黄宾虹、丰子恺、胡小石,书画兼善,画通中西,尤工兰花。现在古镇上,潘玉珂书画艺术馆里展示的,她作于二三十年代的兰花(高仿画作,真迹另存),可见当年的笔墨风华。其时,游寿、丘堤、潘玉珂,并称“闽东三才女”。游寿南北漂泊,历尽苦难,却在考古学、文字学等多方面卓有建树,尤其是书法,承接李瑞清、胡小石家数,为金石书派殿军,于当代书法史中占一席之地。丘堤,是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相对于享年八九十岁高龄的游寿、潘玉珂,她算是去世早了。长期漂泊、沉寂,终老客地的游寿,终究难以被掩去光芒;而潘玉珂,当年因家境不容,返回霍童,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一度靠为人描画伞面图案谋生,书画创作的才华就这样被耗损、埋没于乡里。

在霍童,这样的夜晚,牵挂旧时人事,不免幽幽一声暗叹。

时间不早了,回宾馆后,朋友们歇息了。我又独自穿古街过巷道,再次踏上浮桥。其实,很想走进霍童河滩的深处,但这河滩也好多年不曾来了,路况不熟,我便只在浮桥上来来回回地走。沉入夜色的山峦,轮廓线犹依稀可辨。河滩睡着了,而溪声不绝。念想中,溯流而上,是外表林边的渡口,再往上是已经没了很久的莒村、古瀛洲。顺流而下呢,是邑坂、贵村,是云气渡口,是不复渚清沙白的乌猪滩……

深潭沉静,倒影无声。风渐紧,浮桥冷了。

已过零点。

该离开了。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霍童 潘玉珂 游寿 古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