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今日社评
评论员 潘洪其
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意见》提出,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旅游业要转变发展思路,变革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论及“全域旅游”,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全域旅游”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展全域旅游出台专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域旅游”从提出概念到上升为国家战略,正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3亿。2017年中国旅游总收入为5.4万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2017年全年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超过51亿人次,比五年前增长69.1%,年均增长11.1%。
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有鉴于此,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的上述《意见》中,重点部署了“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工作,包括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交通、环保、国土、海洋、气象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等。融合发展有助于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将融合发展战略用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全域融合”思维,推动一定区域以及更大区域内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并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提升。
除旅游与工业、交通、文化、健康医疗等产业进行“实体”上的深度融合,旅游业全域融合发展在“程序”上最典型的模式是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数据显示,国内90%的出游旅客通过网络和手机客户端进行相关数据搜索,50%以上的游客通过在线及手机客户端正式预订旅游产品。目前,我国旅游业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服务供给深度融合,打造“全域化”“全球化”旅游服务体系,取得积极进展。如一家在线旅游企业开发的SOS全球救援机制,涵盖7×24小时呼叫中心、专业导游领队、当地向导和遍布全球的救援服务供应商,在台湾地震、印尼火山、美国枪击案等重大公共事件中提供应急救援,经受了严峻考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全域融合”思维和“互联网+旅游”模式推动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的新动能。唯有拥抱新技术、新战略带来的这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旅游业才能赢得广阔的未来。
责任编辑: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