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旅游

盗掘“九层妖塔” 26人落网 追缴文物646件

2018-08-20 10:32 来源:人民网

都兰县公安局展示追缴回的文物。新华社发

8月2日,民警在盗掘现场查看。新华社发

都兰热水墓群环境。新华社发

公安部指挥破获青海都兰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 追缴文物646件

镶嵌绿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纹的马鞍金饰、造型别致的金瓶和玛瑙碗……一件件从盗墓分子手中追回、见证了唐代早期东西方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贵文物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公安局物证室静静陈列。

在公安部指挥协调下,经文物部门全力配合,青海省公安厅牵头的专案组经过数月的艰苦侦办,青海都兰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近日宣告侦破,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追缴文物646件,经文物鉴定机构鉴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组16件。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案件侦破实现了对文物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是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取得的又一重要战果。

东方金字塔

“九层妖塔”吸引不法之徒目光

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都兰县,戈壁万里,天地苍茫。

作为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南路重镇,这里曾是吐谷浑古国、吐蕃王朝的统辖地,县境内的热水乡血渭草场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热水血渭一号大墓结构独特,被民间称为“九层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这里曾出土的金银器、玉器、丝织品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实物例证,一度引起轰动效应,也吸引了不法之徒的贪婪目光。

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马永明介绍,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公安机关提供了都兰县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将被倒卖的线索。警方立即安排专人核查,确定线索真实可靠。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并于6月11日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其中包括该案中实施盗掘的犯罪嫌疑人王建韬、韩万里。

从3月到7月,涉及实施盗掘、幕后出资、联系销赃、倒卖文物等各个环节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646件被盗文物也陆续追回。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蔡林海表示,这批文物以器具、饰品两大类为主,一些文物上的纹样反映都兰地区当时的社会风貌,传递文化生活信息,精美绝伦。

黑色链条

外省人出资找销路 本地人出力

公安机关介绍,这一系列案件中,山东、河南等外省人出资、出“技术”、找销路,青海本地人出力、保障“后勤”。他们彼此勾结又相对独立,形成了盗贩文物的黑色链条。

从去年11月开始,先后有两批盗墓团伙在血渭一号墓周围进行4次盗掘。其中最后一次,盗墓团伙终于挖到了有价值的文物。

在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东侧一平台处,记者看到了被盗掘的探坑。海西州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卢成章说,盗墓坑现已被填埋,盗墓分子曾在这里“忙活”了2个晚上,盗洞开口长120厘米,宽65厘米,盗洞深度达9.2米。

“出资人”孙某林交代,这个大坑就是他看着挖掘的,挖到“货”后就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个隔挡,上部用土将盗洞回填,探坑填埋。周边都是无人区,大墓被盗后很难被人发现。

盗墓分子之间用绰号联系,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外省的犯罪嫌疑人来青海作案时,先到西宁租车再到都兰,互相不知道姓名,以绰号相称。”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吴延帮说,为避免警方追踪,他们不断变更交易地点,在都兰活动时吃住均在同伙家中,尽量不用身份证登记酒店,以免留下线索,引起警方注意。

记者了解到,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要想富,就挖墓,一夜变成万元户。”在看守所里,被抓获的A级通缉犯罪嫌疑人韩万里说,在家乡,盗墓曾被视为发财致富的捷径。“我知道盗墓是犯法的,但是我没想到这么严重。”他懊悔地说。

严峻形势

古墓葬安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被盗文物还未转手倒卖就被公安机关及时缴获,没有发生流失的情况。

但是,在文物专家眼中,盗墓案一旦发生,一些损失永远无可挽回。蔡林海说,盗掘行为破坏了该古墓葬的完整性,改变了墓葬内文物的原有保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物一旦改变原有状态,其位置、时间和相互的关系等重要信息将无法复原,文物的研究价值会大打折扣。”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负责人表示,这个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在案发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尚需强化。“对墓群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认识到位,古墓葬安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打击盗墓行为不彻底,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力。”

点多、线长、面广——这是都兰县文物保护依然面临的严峻形势。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局长牛军认为,除了重视人防、物防,通过技防手段的支撑和覆盖,提升田野文物安全防范能力。都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范增智表示,“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安全防范设施已向热水墓群重点区域延伸,将会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青海省考古部门将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被盗的古墓葬开展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新华时评

打击文物犯罪须多管齐下

我们看到,通过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我国切实加大对文物的司法保护力度;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正紧密携手,为打击文物犯罪划下一道道“带电”的红线;多部门联合印发《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构建起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基础管理制度;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为国际执法合作提供信息依据。各地文物部门扎实摸清地下文物“家底”,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文物市场的执法与监管力度,海关高高筑起防止文物流失的堤坝,公安干警越战越勇,更加精准、有效打击文物犯罪……只有方方面面的力量久久为功、合力亮剑,斩断存在于非法文物市场的利益链条,罪恶阴影方能烟消云散。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王大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文物    盗墓 盗掘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