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不打烊旺了“夜间旅游”
人民网
□ 当前,夜间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特色,愈发多元的“夜游”项目为城市的夜间经济注入了活力
□ 随着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越来越高、消费意愿越来越强,夜间旅游甚至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 不少地方出台了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包括购物、餐饮、电影、灯光亮化工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资源投入夜间旅游市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容易让人感慨“阳光下的城市是他们的,月光下的城市才是自己的”。近日,在“夜间旅游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夜间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需求新潜力、供给新动能。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在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
“发展夜间旅游正当其时。”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以下简称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九成左右游客有夜间旅游的经历,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无独有偶,桂林旅游学院教授粟维斌介绍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2018年,广西桂林共接待国内游客1.06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4181.05万人次,占国内游客总量的39.29%。
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成为夜间旅游热度风向标。经济日报记者注意到,携程、驴妈妈等旅游平台夜游产品订单稳步增长。2018年,驴妈妈带有“夜游”标签产品订单数同比增长9.0%。比如,成都春节期间推出的“夜游锦江”吸引了16万人次参与。自2014年起,以三联韬奋书店为代表的国内24小时书店不断涌现,成为流行文化中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
业内专家表示,如今愈发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的夜晚注入了活力。美团点评政府事务部高级总监程鑫介绍说,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2018年夜间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7%,领先于日间餐饮消费45%的增长率2个百分点。夜间餐饮消费集中于晚上6点到深夜0点,这6个小时的交易额占夜间餐饮消费总额的九成;晚9点到24点的消费额占到夜间餐饮消费总额的26.59%。
此外,夜间旅游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少地方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出台了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包括购物、餐饮、电影、灯光亮化工程,预计未来旅游企业将有更多的热情和资源投入夜间旅游市场。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受到安全问题、交通条件、产品丰富程度等条件制约,旅游企业仍无法满足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更多活动和服务的要求。为此,戴斌提醒夜间旅游项目参与者和投资者,发展夜间旅游不要忙于出政绩,不要忙着发声音,不要政策和投资还没有落地就忙着搞花哨的颁奖盛典。夜间旅游不要仅止于灯光亮化,不能过于追求奢侈、豪华和震撼的效果,更不能有奇奇怪怪的灯光雕饰,要充分考虑公序良俗和群众感受,务必要理性务实地做好理论建设、政策设计、环境优化和产品策划。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发展夜间旅游不能总是往后看,更不能只是在民间民俗圈子里打转转,应以开放的思维汲取世界各国发展夜间休闲和夜间旅游的经验。”戴斌说,随着夜间旅游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自来水、地铁、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和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相应的投入,提升公共治理水平。企业、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努力提高夜间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游客夜间体验,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假日旅游和美好生活的需求。(记者 郑 彬)(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