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视频•华哥开讲】红色文物:一份国庆招待会的邀请函
第14期
[文物档案]
名称:郑楚云参加1952年国庆招待会的邀请函
来源:郑椰影捐赠
材质:纸质
数量:一件4套
重量:14.6g
规格:信封13cm*24cm
函12.2cm*22cm
红带4.5cm*17.2cm
通知19cm*26.5cm
1952年9月,时任印尼《生活报》主编郑楚云同志随第二届“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回到了久别11年的祖国,他在几个月中随着代表团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年国庆大典的观礼,参加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举行的招待会,席次第一桌,并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聆听了领袖们的演讲。我手中的这件文物正是郑楚云在此次招待会上收到的邀请函。
郑楚云,又名郑眠石,曾化名陈楚云、郑明等,1907年生于福建福安步兜里村。1928年秋,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法律专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经郑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与指挥“三·一八”示威游行被捕,后保释出狱。1931年回到福安,1932年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因组织领导“九·一八”周年纪念活动二次被捕,1933年11月“闽变”后获释。1934年到上海,和林默涵等人一起从事党的文化宣传工作。上海沦陷后,他与艾思奇赴延安,坚持抗日宣传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因处境危险,经香港由廖承志接转组织关系转移到新加坡,积极参加华侨抗日宣传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南侨日报》工作,宣传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内战。1950年6月起,先后任雅加达《生活报》编辑、总编辑,坚持爱国宣传,团结进步华侨。
他办报教书,团结华侨,宣传爱国民主,在恶劣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从事华侨进步教育和爱国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南洋华侨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展现郑楚云身处异国他乡的赤子情怀。让印尼华侨从中了解新中国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看到新中国成立短短三年的巨大成就。
1956年回国,担任中新社副社长,全国青联常委,1961年去世。原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同志在“忆楚云”一文中表达的:“楚云是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他默默地活着、默默地工作着,最后又默默地死去……他是大地上一撮泥土,当人们赞赏植根在泥土的奇花异草时,它是不被人注意的。然而,没有泥土又哪有什么奇花异草呢?人的价值,在于他本身所起的作用……”
责任编辑:孙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