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1专题管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宁德篇章

产业活起来 百姓富起来——我市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2021-02-23 15:13 来源:闽东日报 叶陈芬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春来万物新。闽东山海之间处处涌动着干群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潮。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新型渔排上银鳞雀跃,一个个贫困村华丽蜕变、一个个脱贫户笑容满面……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帮扶贫困群众发展脱贫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首要举措,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带动群众增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738元增长到2020年的15573元;贫困村农业总产值从2016年初的6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8.74亿元。

因地制宜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福安市23个贫困村做大“巨峰”葡萄产业基地,通过资源入股、劳力安排、定向收购等方式,带动当地132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柘荣县5个乡镇建立“太子参”等中药材原料种植脱贫产业基地,通过县内药企“定向定价”收购的模式,带动全县1/3以上的贫困群众增收;

福鼎的山区乡村克服立地条件制约,布局白茶种植加工产业链条,形成“每家一亩白茶园、每村一处收购站、每镇一个加工厂”的脱贫产业格局……

纵览闽东山海,不同的特色产业,相同的增收底气。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业等“8+1”特色产业,构建起了“一县一业” “一村一品”的乡村特色产业格局,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84.14亿元、增长3.1%,八大特色农业占比94%以上。全市新建省级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创建市级“菜篮子”示范基地20个。“0593宁德号”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33个。

同时,我市不断推动政策资金“活水”精准滴灌。近年来出台的“一号文件”、发展特色产业和促进产业扶贫的系列政策措施都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累计统筹产业扶贫资金3.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全都采取直接“滴灌”到村到户的做法,支持发展脱贫产业。

精准施策 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造福工程解决了我的安全住房问题;教育扶贫减轻了孩子就学压力;产业扶贫增加了我的家庭收入;金融扶贫解决了我的发展产业的资金问题。”日前,屏南县路下乡村民吴玉秀谈起自己的“脱贫”路,感慨良多。她说,一路走来,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干部的帮助,也没有她如今的生活。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二字。在“改穷业”的过程中,我市继续压实帮扶责任,立足当地资源状况、基础设施、人口结构,精准施策,持续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选准主攻方向、培育增收产业。

一方面抓指导服务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包户干部把产业扶贫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开展好“四个一”帮扶措施:即一户选定一个项目、落实一笔资金、安排一名带头人、依靠一家经济组织。在脱贫考核中,坚持把是否有稳定的经营项目作为群众退出重要标准。几年来,全市累计落实产业帮扶项目5.35万个,户均都有1至3个帮扶项目,其中实现增收并持续稳定经营3年以上的项目占93%。

另一方面抓保障服务到户。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解决群众怕缺钱、缺技术、缺市场的后顾之忧——

针对缺资金的难题,根据扶贫产业规模给予5000元至10000元的资金补助,并筹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1.4亿多元,为有资金需求的群众每户提供5万元以内的免担保并贴息的小额贷款。“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计放贷10.6亿元,为1.0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覆盖率达50%以上。

针对缺技术的难题,在全省率先开展“十百千万”专家服务脱贫攻坚行动,全市设立10个专家服务基地,选派303名科技特派员,每年组织1000名专家成立专家服务团对口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技术技能水平。

针对“市场有风险”难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实施“产业扶贫保险”政策,现已覆盖1.4万户,覆盖率达70.5%,投保总金额达1.28亿元。

凝聚合力 脱贫攻坚“活水长流”

寿宁县阳尾村依托瑞兴生猪养殖企业带动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和立体生鱼养殖,引回乡贤成立“合作社+贫困户”带动产业发展,种植生态有机土豆、大棚蔬菜;福鼎市文洋村探索实践“扶贫定制模式”,变“卖茶叶”为“卖茶园”,促成与福建省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有机茶叶基地1000多亩,年产福鼎白茶110吨,产值1200多万元;霞浦县陇头村顺着科技时代的大潮,积极借助广告宣传、互联网采取分级销售、提前订购、线上营销等模式,促进紫菜销售蒸蒸日上……

脱贫攻坚不是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我市积极凝聚合力促进增收,各地调动企业、市场等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小农户走进大市场。

——找好带动脱贫的“领头雁”。近年来,持续推动1000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等方式,带动辐射贫困户1.5万户,占总户数的75%以上。有300多个贫困村集体组织开展产业扶贫经营项目,直接带动2700多户贫困户。我市还培育了1359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带头人都引领3户贫困户发展生产经营。

——抓好消费扶贫促增收。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确定1个互联网企业开展消费扶贫对接,形成了“下乡的味道”“十方田”“滴水购”等“本土”品牌。市县两级每年都在国家扶贫日前后组织举办丰收节和扶贫产品展销会、拍卖会等一系列促进流通消费活动。此外,近年来,累计发动120多家市内市外大型企业、市直有关单位“定制”农产品。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发动企业的力量,帮助42个贫困村、8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累计销售总额达1000多万元。

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下一阶段,我市将持续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积极与产业振兴、增收致富相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