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2专题管理 新起点 新征程——2022年宁德“两会” 两会进行时

牢记殷切嘱托 奋力担当作为——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综述

2022-01-06 10:40 来源:闽东日报 陈小妹

p1_b (1)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王世雄赴古田县调研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p2_b (1)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福鼎市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检查

p3_b (1)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p4_b (1)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

宁德网消息(记者 陈小妹)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殷期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宁德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走过了春华秋实的五年。

五年履职路,硕果满枝头。五年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人大作用,把闽东的事业推向前进”的殷切嘱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审议议题306项,作出决议、决定76项,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72项,开展执法检查18项、专题询问5次、工作评议5次、满意度测评6次,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政治引领  把牢正确方向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筑牢思想基础。

只有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就重要工作安排、重要会议、换届选举、立法情况等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做到一切重要工作、重要事项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及时准确地把党委的意图与人民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人大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加强地方立法  推进依法治市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推进法治宁德建设不断向前进。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引领,坚持以“小切口”“小快灵”“有特色”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先后制定和颁布施行《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宁德市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宁德市霍童溪流域保护条例》《宁德市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宁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宁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宁德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每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颁布,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为民立法的工作理念,为宁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做好地方性法规实施的“后半篇”文章,制定了立法评估工作规定,作出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列入普法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工作的决定,开展了对地方性法规的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等工作,真正发挥地方性法规在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中心  服务发展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心所在。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重点,主动对接,有力促进了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助推经济健康发展,听取审议“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等报告,督促政府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新常态,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依法加强对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建成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实现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为人民看好“钱袋子”。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和宁德市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保障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规划用地需求,促进产城有机联动、合理配套。听取审议上汽集团宁德基地项目情况的报告,全力支持保障项目建设,助力重大产业布局落地。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对脱贫工作开展精准监督,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开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工作、乡村产业振兴、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等专题调研,听取审议相关专项工作报告,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献计出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人大常委会把守护好宁德的绿水青山作为坚持不懈的追求,每年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强化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的监督;对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等报告,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用法治手段支持和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履职为民  推动民生改善

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以线上方式审议通过《宁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及时回应疫情防控工作的法治需求。开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市政府相关情况报告,督促依法防控,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开展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省实施办法及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等实施情况检查,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老百姓关心什么,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就放在哪里。在备受关注的教育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先后3年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跟踪监督、重点监督,推动制定学前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开展教师法执法检查,督促落实教育相关政策;听取审议民族教育情况报告,推进民族教育加大投入、提升质量。在稳定就业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推动出台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十七条措施。同时,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慈善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消防法、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执法检查,组织社会保险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专题调研,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为助推社会公平正义,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提升全社会宪法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开展宪法日宣传活动,推动国家机关认真普法、带头守法。听取审议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的报告,促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构建,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听取审议民事执行、民事执行监督、行政审判、公益诉讼等工作情况报告,支持和监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提升服务水平  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开展工作靠代表,潜力在代表。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市人大常委会深化拓展双联工作,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进代表活动室通报工作、征求意见,常委会联系代表工作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建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代表活动室401个,推动建成重点代表活动室39个,建成海上渔排、食用菌、电机电器、茶叶等产业(行业)代表活动室和畲族人大代表之家、“夜间民情茶话”等特色代表活动室10个,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专长,激发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活力。

为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量,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建议督办方式,健全完善重点建议督办、“不满意”建议再办理、“回头看”检查、“阳光办理”、会前预审等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市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暂行办法,先后围绕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先诊疗后付费”、精装修商品房监管和医养融合等问题开展代表约见活动,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实施方案,推动“互助孝老食堂”建设成为宁德“亮丽名片”。五年来,代表提出议案10件,转化为常委会立法决策8件;代表提出建议1723件,全部办理完毕。

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优化代表履职服务,制定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履职有关工作实施办法,组织代表参加履职培训8批1400多人次,参加视察调研800多人次。注重发挥“互联网+代表工作”的功能,建立代表网上联络站426个,大力推广运用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和手机客户端,为议案建议网上全程办理、建立完善代表履职档案、代表知情知政等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换届选举组织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换届选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选举方向正确、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大换届选举中得到充分体现。

号角声声催人进,肩负嘱托启新程。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在中共宁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进,为民履职、担当尽责,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