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戎戒:茶园寻美

什么是秋天的美景?依我看来,在福建最美还是茶园,那一岗岗、一垄垄,层峦叠翠,清新宜人,暖阳裹挟的秋风吹过,呼吸吐纳,养眼润肺,依稀可见氤氲茶气,仿佛闻到袅绕茶香。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为引导茶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福鼎市2024年初评选出首批“最美茶园”,以此提升业态水平。我特意前来寻美的,却不承想在“中国白茶第一镇”——点头镇的所闻所见就感到,锦绣茶园人最美!
坐着叶芳养的汽车,沿着弯曲山路盘旋而上,来到九峰山观赏他的有机基地。在一座黄色立面的茶山民宿前泊车,我即被一块匾额吸引:“张天福有机白茶”,虽未流露,疑惑顿生。叶芳养在见我不解的神色,直白告诉“我是张天福的徒弟。”
在茶界,张天福的名字近乎是“天花板”;作为茶人,谁都想与这位“茶界泰斗”有一丝半缕的联系,以提高自己的身价。众所周知,“福鼎白茶”四个字,就是由张天福题写的,如今已成为福鼎白茶界的共用品牌。而“张天福有机白茶”可能是绝无仅有,在“张天福”落款右下角,还有“108”的字样,叶总补充说,这是张老先生茶寿那年留下的墨宝。斯时我转过头来正眼瞧着初识的叶芳养,这位从16岁就开始经营茶叶,择一事,终一生,36年从业经历,使他成为国家一级评茶师、福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从里到外依然透着茶农的质朴厚道,言语不多,却很细心。当我们落座山上茶亭,一壶已经烧开的陈年寿眉已摆在那里,显然,这是他事先交代好的。
吹着风,喝着茶,观山岚起伏,听鸟鸣啾啾,我们宛如在世外桃源,尽享“浮生半日闲”。我又回望那块“张天福有机白茶”牌匾,已远远不如“福鼎白茶”四个字笔力遒劲,但十分难得。张老先生仙逝于2017年夏天,而这幅牌匾题写时值2017年春天。这是他最后的遗墨。能将自己名字冠以有机白茶,这是对叶芳养莫大的肯定与深切的期许。
叶芳养与张天福结缘于1992年福建省最早的一家茶叶市场——五里亭茶叶市场。当时,已过耄耋之年的张老先生,以顾问之名应邀,这让叶总日后受益,并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发展轨迹。
“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问。
“做一杯健康的好茶。”他答。
“有机茶叶,包括有机的食品,不单是喝起来对人类身体有好处,还是人类对地球整治的工程。”这是张天福对有机的理解。
从此,叶芳养开始专注有机,远离尘嚣,耐住寂寞,心无旁骛,坚守不弃,工于形,匠于心,做一杯生态、安全、健康的茶。
欲知茶高雅,须品有机茶。有机茶生产方式不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还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意味着付出与收入往往不成正比。
我们交谈所在的九峰山,是福鼎及闽东高峰之一,茶园最高海拔698米,森林覆盖率90%以上,植被丰富,常年云雾缭绕,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叶芳养选择这里做有机茶园,意味着选择山高路远、人烟罕至,人工除草、付出更多,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不得不用骡子驮运农家肥······
继九峰山之后,叶芳养在嵛山岛天湖山、白琳金亭、皤溪镇白马岗、三十六弯等地先后建立有机茶园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有机茶园先后获得美国NOP和欧盟CE以及中国有机种植加工产品等权威认证。
叶芳养认识张天福是他的幸运,因为叶芳养做茶;而张天福认定叶芳养是他的眼光,因为叶芳养做人。
做茶即做人。在与张天福的交往有20多年,叶芳养不论做茶还是做人,都得到了张老先生耳提面命的教诲。张老先生能把自己的一生声誉,对中国茶界的深情寄望押在叶芳养的身上,是叶芳养做人;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叶芳养力尽孝道,将“俭、清、和、静”的茶人精神传承下去,是张天福做茶。
“百善孝为先。”从善出发,为善最美。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戎戒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林宇煌
(原标题:知乎者也 | 戎戒:茶园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