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眼里的东侨这些年
归侨们合影。
宁德网消息(记者 苏晓洁/文)如今,走在东侨宽阔畅通的大道上,看着林立的高楼,踏入绿意盎然的东湖公园,欣赏着东湖两岸的美景,你能想象得到,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海域和滩涂吗?
历史告诉我们,1958年5月开工的东湖塘围垦工程拉开了这片土地发展的序幕。1964年,福建省侨委接手了围垦工程,回国的侨民从宁德人民手中,接过了东湖塘围垦这个浩大的工程。
在宁德东侨这片热土上,从第一代侨民落脚此地,以愚公移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战天斗地,到如今饱含热情兴建人文新城、城市中心,东湖塘的侨民已经走过了三代人。这些年,东侨的点滴变化中,凝聚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11月3日,40余名归侨参观了东侨新区。东侨在历史河流中究竟发生怎样的变化,请跟随记者一起看看吧。
东湖塘围垦
4000名归侨安居
围垦场景。
74岁的退休老干部陈金雄是一名印尼归侨。1961年归国,1964年,21岁的他到东湖塘参加围垦工作。
据悉,当年宁德土地面积少,“涨潮时,海水漫到如今的人民影院门口”。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宁德人民掀起了新的围垦运动。1958年5月,东湖塘围垦工程正式开工,数千名民工经过3年的艰难施工,建成了25孔闸门和4孔闸门各一座及约2000米长的三道海堤,仅剩金马海堤主航道约600米宽的一段缺口尚未合拢。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东南亚国家掀起大规模排华风潮。为了安置归侨,1964年,省侨委接手了围垦工程,回国的侨民从宁德人民手中,接过了东湖塘围垦这个浩大的工程。
“1964年9月份我到宁德东湖塘,参与围垦金马海堤。当时工作量相当大。白天7点左右出工,一直干到晚上六七点。涨潮时,船载着石头压载;退潮时,用鹅卵石和沙填石缝。让石头间的缝隙变小后,就能够铺路基草、海泥,并填方土。 ”陈金雄回忆。这样没日没夜地拼搏9个多月后,1965年6月,终于成功截流,全长2570米的东湖塘海堤全线合拢告成。
围垦结束后,1965年11月,省侨办便在这片围垦土地上设立了东湖塘华侨农场,这也奠定了后来东侨管辖的大部分土地。
那一年,陈金雄把在厦门同安竹坝农场的家人接到东湖塘农场,与来自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泰国等8个国家的4000名归侨一道,在这里安家落户。
“那时候我国处在困难时期,什么都凭票定量供应。穿的衣服五颜六色,全是补丁,我们戏称是‘联合国国旗’。”陈金雄告诉记者。
67岁的东湖塘农场退休干部郭振美也经历了那段困难时期。“那时一个人每月才3两油,容易水肿,要找医生打证明,才能拿到半斤米糠做的饼干消肿。”郭振美回忆道,“那饼干硬邦邦的,像瓦片一样硬,我们管它叫瓦片饼。”
尽管物资匮乏,但归侨们一直秉承艰苦创业的传统,东湖塘华侨农场作物产量逐年提高。
农场改革转制
走上发展道路
东侨区新居。曾子群图
1978年,由于越南排华,20多岁的周锡兰携家带口回到祖国,被安置在东湖塘华侨农场。
“我是城里的,在越南是工人,回来后做了农民。那时干农活,男的一天工钱1块多,我们女的一天8毛钱。”周锡兰透露。由于大部分归侨不会中文,有点文化、通晓越南文和中文的她,便义务帮助其他侨民认字“扫盲”。
1985年12月,中央公布了关于国有东湖塘华侨农场改革的决定,农场进行经营性结构调整,走商贸、工业、农业、综合改革的道路,允许部分职工离土不离场,还允许部分生产设备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直接扶持部分职工发展畜牧业生产。
经营策略的调整,体制活了,华侨农场从单纯农业收入转为工业农业综合经营,工业副业得到快速发展。1988年,华侨农场实现了建场以来第一次扭亏为盈,一年完成了三年的承包任务。从此以后,华侨农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开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有文化且乐于助人的周锡兰,得到华侨农场领导的器重。1995年,农场出资让她到福州培训3个月。周锡兰通过考试拿到了会计证,回来后做了出纳,再后来又成为华侨农场兰溪管区的办事员。
1997年1月1日,东湖塘华侨农场开始实行领导体制改革,农场从省侨办主管下放至宁德地区行政公署领导和主管。同年12月8日,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同时举办招商节及项目动工剪彩活动,从此拉开了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序幕,东湖塘华侨农场的发展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99年,周锡兰在理赔小组内负责征地理赔工作。“那时候,很多侨民担心失去土地后没了收入,不愿意迁走,我天天做动员工作,最难的是闽东路的征地理赔。”周锡兰回忆。后来,为了让侨民有工可做,周锡兰承包下闽东路从兰溪到东楼管区的清表填沙工程,分给侨民做工。
2005年秋天,总投资7200万元、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的华侨新村主体工程完工,2000多名归侨侨眷陆续搬进新居。
2006年4月,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闽东工业园区合并成立“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
随着征地工作的推进,东侨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区民生等方面的建设,以飞快速度前进。
生活幸福安乐
国外亲友羡慕
“十九大”精神进社区。
11月3日,在东湖公园,归侨们沿着新建的栈道,一路走一路看,欣赏东湖两岸美景。在北部新区西陂公园,遇到正在公园里跳舞健身的新能源员工,能歌善舞的东南亚归侨,也加入队伍里。
“东侨这些年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印尼归侨冯明礼感慨万千。
他的感慨引发更多归侨的认同。“是啊,有的超乎我们的想象,做梦都想不到啊,原来农场的路我们很熟悉,现在都认不出来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公园近了,小孩子读书也方便了,加上我们有养老金,有住房,生活非常安逸。”印尼归侨陈世伟说道。
“谁能想到宁德这样小小地方有铁路有动车呢?国外的亲戚回来,说他们那里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越南归侨冯明礼继续说道,“上个月我去了一趟越南海防市探亲,那是越南第三大城,除了多几栋房子,和几十年前几乎没什么变化。而(越南)首都河内,消费又高,我和当地的同学吃一顿简单的四菜一汤就要三百多元人民币。”
“我2010年时候回印尼看了原来的望加锡市,说是要搞开发,但变化不大,跟国内没法比。”印尼归侨陈金雄也有同感。
现担任华侨新村社区书记的越南归侨周锡兰告诉记者,1978年他们回来时,还得领联合国发的救济款,“后来政策允许了,不少归侨又出去发展,现在出去的归侨、国外的亲戚都很羡慕我们的生活。”
“东侨开发区从成立到今天,经济收入一直在增长,我们的退休工资也逐年增加,生活很满足。”陈金雄坦言。
印度尼西亚归侨郭振美还依稀记得,他1965年来到东湖塘华侨农场时,住的是低矮的石头房子,整个城市还没开始建设。1997年开发区成立后,这片区域发展迅速,如今家门口有公园、有学校,归侨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现在城市发展起来,老人有活动的地方,生活也便利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相信今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本版图片由东侨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