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东侨新闻

东侨: 全力补齐民生短板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2018-01-18 17:13 来源:宁德网 林强,林凌玲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林强 通讯员 林凌玲)2017年,东侨开发区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公共文体等民生事业发展中的短板,集中力量、精准施策,着力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共实施了43项民生补短板项目,有力提升了开发区的宜居指数,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为东侨开发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侨实验小学

东侨实验小学

加快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东侨开发区全力推进城市道路、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城乡公共停车泊位、城市绿道和城乡公厕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宜居水平。

近日,记者在东侨北部新城景观核心区看到,以生态湿地景观为特色的赤鉴湖公园,占地面积为1.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约0.91平方公里,陆域约0.36平方公里),按规划建设的一环五区(一环即环湖自行车道,五区即康体体验区、运动休闲区、市民活动区、渔文化区、海上养生区),现一期已完成,第二期和第三期计划今年春节前完成建设。该公园的建成,将为北部新城居民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的户外休闲活动场所,提升北部新城的优美环境。

锦绣社区居民李延锋说:“我们平常工作比较忙,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这个公园,看看这里的环湖秀景和花花草草,心情无比舒畅,也就无形地减轻了工作带来的压力。”

为加快东侨北部新区“四横三纵”的路网建设,2017年东侨开发区已完成了福宁北路三期(团圆路至中科路)、工业路北段(中科路至鉴湖路)、增坂路等城市道路11条,改造拓宽了疏港公路,共完成城市道路建设约8公里。通过这些路网的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畅通高效的北部新区道路网络系统基本形成。

东侨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华智说:“2017年项目上马确实比较多,尤其是路网基本上是全面展开建设,到目前已经有很多项目都建成投入了使用,极大地缓解了交通的压力。”

在加快停车设施建设中,2017年东侨开发区共完成了火车站站前广场、侨兴社区、万安社区三个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共新增停车泊位200余个,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同时,公厕建设也在按规划进行。在公园、医院周边、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共新建了11座公厕,并对公厕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维护保养、清扫保洁和消杀除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所有公厕达到“四无四净”的卫生标准。

为解决老旧小区时常停水问题,东侨开发区专门进行了供水“一户一表”的改造工作。到目前已完成逸涛小区的富苑、华苑和金港名都A、B区以及东海商务广场、国泰小区、天安经典二期等5个住宅小区3000多户居民的供水“一户一表”改造,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停水问题。

卫生保洁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中,东侨开发区环卫处建立健全环卫巡查机制,完善路段清扫保洁承包制,并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提高了城市的整洁度。东侨开发区还加大对水环境卫生的治理。目前,市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大对城市内河综合整治的投资力度,现已基本完成东湖北港治理清淤工程。

赤鉴湖公园二期在加快建设中

赤鉴湖公园二期在加快建设中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为有效解决教育事业中的“短板”,在硬件建设方面,东侨开发区投资建设宁德师院第二附属小学二期工程,2017年已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400名。东侨实验小学二期项目2017年2月开始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5306平方米,目前2号教学楼已竣工验收,3号教学楼将于今年10月份交付使用。

正在建设的“幸福佳园”配套幼儿园项目位于东侨开发区保障性住房“幸福佳园”小区东北角,用地面积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990万元,项目包含12个教学班及6个多功能室。东侨第二小学项目位于富春路与薛令之路交叉口西北侧,总建设用地面积28.89亩(含代征河道防护绿地),实际建设用地面积约27亩,总建筑面积23707平方米,建成后可开设小学30个班,可容纳在校学生数约1350人。两所学校预计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可缓解市区孩子“上学难”。

截至目前,东侨开发区共有区属义务教育学校4所,其中初中1所,在校生1856人;小学3所,在校生5783人。

15

孩子们在锦绣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活动

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刘忠忠 摄

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刘忠忠 摄

在软件建设方面,东侨教育部门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平稳有序地进行“阳光招生”。为切实解决学位不足、布点不均问题,着力挖掘二附小、实验小学和东侨中学的办学潜力。去年仅小学一年级就新增了400个学位,初中一年级新增150个学位,保障了中小学容量,在短期内缓解了压力,满足了居民子女就读需求。2017年秋季,幼儿园招生2156人(含东侨实验幼儿园招生5个班203人);小学一年级完成招生27个班1265人,其中华小12个班、二附小10个班、实小4个班、附小3个班;初中一年级完成招生13个班677人。同时根据需要,东侨实验小学、二附小增设若干班级用于解决学生转学问题。

加强师资配备和队伍建设。2017年,通过全省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新任及在职教师90名,充实了中小学幼儿园的师资队伍;2017年,共有5人次获得省、市“优秀教师” “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人获得“市管青年人才”,50人次获得区级“优秀教师”及“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创新教学教研工作机制。首先是建立市、区教研共同体工作、合作、交流、轮办机制。借助宁德市小学教研室专业示范引领辐射的平台,将东侨所辖3所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统一纳入宁德市小学教研室管理,建立市区教学教研共同体。在教研活动、问诊方案、轮训管理、探索研究案例、名师建设等方面实现市、区两级同步发展。其次是建立市直(东侨)督导责任区。将开发区4所中小学与市直7所学校纳入同一督导责任区进行统一管理,聘请一批威望高、素质强的责任督学担任管理员,实施办公经费、人员开支、培训经费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的工作机制。市直(东侨)督导责任区的成立,破解了开发区“管办评”督学机制难题,对构建开发区学校办学评价机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丰富和完善公共文体事业

新落成的东侨网球中心

新落成的东侨网球中心

东侨现有兰亭、侨兴、华侨新村、大门山、万安、兰溪、富春、锦绣、亿利等9个社区,小区数量达70多个,人口数量超过15万人。随着新区建设的完善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文体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强,需求也越来越多。为此,东侨十分重视文化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为市民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空间。

2017年结合“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为完善社区居民活动场所,东侨开发区建设了万安、锦绣、兰亭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置专门的党员活动多功能室、室内影院、文体活动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科普活动室等,并购置了乒乓球桌、棋牌桌、健身器材等。

在拓展户外活动空间上,充分利用辖区公园、小区广场,建设激情活动广场。通过上级支持、企事业单位资助等方式,尽量为广场配置音响、灯光、休闲石凳等设施,早晚定时开展居民健身活动。同时由各社区牵头鼓励舞蹈爱好者为初学者免费提供舞蹈培训。东侨现已有北岸公园、南岸公园、高架桥下公园、东湖御景广场等大大小小活动广场十几个,各类文体队伍达30多支。

社区里也有了科技馆。万安、锦绣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竣工开放。孩子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好奇地尝试着人体导电、磁力转盘等各类科普小游戏,他们围着“会说话”的机器人,调皮地发出各类指令……这里成了孩子们放学后的又一个好课堂。

去年,东侨还建起了宁德市首个网球中心。网球中心包括室内网球场和室外网球场。室内网球场馆总投资3757万元,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内设网球比赛场两个;室外网球场两个,占地面积约6亩,总投资预算约190万元。除能承办国内外各种大型赛事外,网球中心也为市民提供了专业运动场所。

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搭建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搭台、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群众参演的方式,组建的腰鼓队、夕阳红乐队、太极拳表演队、广场舞队等社区文体团队,成为社区文艺骨干力量,在社区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营造节日喜庆氛围。2017年,东侨各社区共开展了送春联、猜灯谜、包粽子、象棋比赛、太极拳表演、环城跑等各类文体活动70多场次。

各社区还举办了各类具有特色的活动,如兰溪社区开展“好婆媳、好儿女”评选活动,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促进文明社区、平安家庭建设。大门山社区将每月20日定为社区志愿者日,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清扫、义务缝补等志愿活动,在社区弘扬“关爱、互助”的文明精神。华侨社区举办东南亚特色美食节,展现归侨特色。而锦绣社区作为服务产业工人的社区,加强了与企业的互动,根据企业需要,与企业联办文艺汇演、各类赛事,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建设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东侨开发区在兰溪、兰亭、侨兴社区建起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配备电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书画室等设施,老年人在此聊天、唱歌、跳舞,并且定期有志愿者到健身康乐家园为老人理发、义诊等。目前还准备在万安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解决子女上班无法照料老人的问题。

责任编辑:卓金芳

关键词

东侨 社区 开发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