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宁德丨东侨:打好幸福和谐新“侨牌”
1965年6月11日,东湖塘华侨农场正式成立,数千名归国华侨来到这里,用他们艰辛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开启了这片土地发展的新篇章。
1997年,闽东华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为了安置为东侨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归侨侨眷,2007年9月,华侨新村社区在东湖南岸之滨落成。这里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等8个国家的归侨,有常住人口2609人。
作为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华侨农场社区和全市仅有的一个纯侨社区,华侨新村社区成立以来,党支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解决侨民困难问题的重要抓手,创建“135”党建工作法,即:突出党建“一个引领”;构建社区“三个融入”;传承发扬“五个一”文化,有效推动了党侨融合共发展。
以侨为桥,突出党建“一个引领”
社区党支部牵头组织成立了由四个市直共建单位、三个区直单位和一家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社区“大党委”,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大党委”的引领下,2020年8月成立了东侨第一个社区侨联;还建成33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先后荣获“侨之家——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用心求新,构建社区“三个融入”
作为纯侨社区,为侨服务一直是社区工作重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社区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强化侨务工作与社区建设的互联、互补、互动,不断深化推进华侨农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成果。在此基础上,社区开展了小区绿化提升改造和道路白改黑工程,极大提升归侨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社区成立了垂直到底、包管到户的三级侨务工作网络,将侨务工作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融合在一起。在社区,党员干部为侨民提供细致、个性化的服务。侨民不仅可以在家享受到志愿者的医疗、居家服务,而且一些纠纷调解和子女四点半放学管理的问题,也可以在社区的红色驿站得到第一时间解决。立体化的侨务工作网络,架起了党组织与归侨侨眷的沟通桥梁。
社区党支部扎实推进社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归侨侨眷中的战斗堡垒和归侨侨眷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社区侨务互助活动。侨民的心越来越暖,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目前,社区有志愿者58名、垃圾分类引导员20名,构成了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集美为媒,传承发扬“五个一”文化
华侨新村拥有独具一格的东南亚风情和归侨文化。为了传承与发扬侨文化,在华侨农场党委的引领下,社区提出了将特殊性转化为优势、以侨文化品牌带动社区发展的思路。一首歌、一支合唱队、一支舞蹈队、一支鼓乐队、一支足球队,便是华侨新村社区“五个一”的特色文化载体。社区还成立了美食协会,通过品牌打造提升侨民自身经营与就业能力。除此之外,社区还依托传统节日,定期开展各类沟通联谊,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
华侨新村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让党建带侨建,发挥侨力、汇聚侨智、凝聚侨心、促进侨务、安居侨民。社区党支部用贴心细致的服务,解民忧贴民心,为基层党建工作树立了优秀的典范,为东侨打造一张靓丽的“侨牌”。
来源:东侨新视界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