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攻坚拔寨——福安市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山海实践(3)
搬迁造福
坂中乡仙源里村大洋畲族自然村,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全村43户都住在半山腰上,只有一条出村的山道与外界相通,到集镇至少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出行、种地等都十分不便。为了破解这一瓶颈,坂中畲族乡党委、政府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在靠近城区的福寿高速岭头隧道附近规划近10亩地建设大洋新村,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前,全村已有30户搬迁入住,预计今年内43户将全部入住。
福安市对边远偏僻、条件艰苦、户数在30户以下,“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且解决“五通”设施投资大难度多的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重点对象是少数民族、老区地区贫困户、五保孤寡户、残疾困难户、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户和危房倒塌改造户。计划用4年完成全市120个偏远山村自然村约2060户8846人的整村搬迁。
在扶贫开发搭建的平台上,梦想是多彩的。搬迁到大洋新村,离城区近了,兰云华和村里的部分年轻人进了附近的工厂,转身成为企业新工人。而在安置规模上百户的城阳镇洋面德阳新村,村民就学、就医、就业、社保以及社会和谐问题得到统筹安排,新型农民社区试点雏形显现。从马下东岭自然村搬迁来的村民兰清生说:“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那样生活了。”他家里新建的四层半楼房上层住人,楼下就开成了小店。
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福安市结合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确定潭头镇、溪尾镇为市“整村搬迁、集镇安置”造福工程搬迁安置集中试点,给予“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基础实施投入等方面扶持,采取“整村搬迁、镇区集中安置”的做法,逐个“消灭”小自然村。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