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潭头:扶持产业发展 促农增收致富
宁德网消息(记者 杨洋 通讯员 郑祖辉 雷津慧) 摇青、洗果、摊晒、腌渍、焙李……近日,福安市潭头镇大庄村芙蓉李种植户王赠忠正在抓紧制作今年最后一批的李干。“凭借种植技术改良和独特制作技艺,加之价格逐年上涨,今年李干价格每公斤可卖到40元。由于行情好,这几年还在福安城关开起了土特产商店,并将李子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0亩,预计今年仅靠芙蓉李这一项纯收入可达10万元。”王赠忠笑呵呵地说。
据悉,芙蓉李是福安传统特色水果之一,其性甘、酸、苦、平,入肝、脾、肾三经,有清肝涤热、生津利水、活血化淤等功效。地处福安西北部的潭头镇是芙蓉李主产区,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全镇现有面积3.2万亩,总产量4.5万吨,占福安全市李果种植面积的60%以上。
多年来,由于品种老化、种植粗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如何让这一传统产业尽快走出困境,潭头镇两委主要领导看在眼里,急着心里。
经过多方调研,潭头镇因势利导,通过调整优化品种,改造中低产园,加强良种繁育,构建示范基地,建立产地品牌,推进李果产业化进程,实现果农增产增收。潭头镇与恒拓展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手,建立100亩示范基地,打造“样板田”,示范带动果农转变传统耕作模式,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做迈进。同时,镇里还聘请农技专家为芙蓉李的栽培、管理、加工等“把脉开方”,并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对接签约,为芙蓉李提纯复壮、提高品种质量等方面提供技术扶持;结合“走出去”,镇分管领导多批次带领芙蓉李种植户,主动前往古田县富达村取经学习其先进剪枝、疏果、施肥等管理技术。与此同时,打好文化牌、唱响经济戏,每年举办芙蓉李节,让果农们秀李子、比增收、谋发展。
在诸多发展举措的基础上,潭头镇里还着手规划将李果与旅游“联姻”,变单纯的水果产业为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始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好路子。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