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尾坎下:山清水秀 生态宜居
宁德网消息(郑望 林耀琳)农历九月初九,福安市溪尾镇坎下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百香果采摘节,吸引众多游客走进生态观光园,感受溪尾坎下生态小清新。
坎下村距离镇区2公里。傍村而过的绣溪,自北向南缓缓流淌着,就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绸带,给坎下村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三五成群的白鹭翩翩环绕于古村落,勾勒出一幅和谐相融的画卷。
如果说绣溪就像出彩的丝织刺绣品一样,那么精准扶贫展开的是一幅如画的“畲绣”。绣,指用针将彩色的线缝在绸或布上构成图案、花纹或文字,坎下人更是以一种刺绣般的专注精神来铺锦列绣。
坎下全村面积7.3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400亩,林地6321亩,村域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茶叶、毛竹、油茶,养殖家禽等。2014年,坎下被确定为宁德市第四批重点扶贫村以来,紧紧围绕精准帮扶这一重点工作,在利用有限的帮扶政策和资金上下功夫,推动特色农业型新农村发展。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规模,村集体发展百香果种植。通过承包村级集体所有50亩虾塘和52亩百香果果园,2016年初,直接增加村财12万元;依托村集体经济,精准扶贫困难对象脱贫,将集体果园低租承包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们通过劳动实现真正致富。
村党支部党员22人,都是村里经济发展的示范户。“福安市十佳村主干”村支书杨勤福,带头引进种植市场前景好的优质水果,带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委会主任曾林凤,大学毕业后从外乡远嫁本地,克服语言、习俗的巨大差异,通过自己和丈夫的努力,办起七彩山鸡养殖场,养殖规模从原来的200只发展到了如今的2000多只,同时带领留守妇女发展养殖、种植……2015年,坎下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580元。
走进整洁秀丽的坎下新畲村,处处让人感受到“畲村水乡、百福坎下”的魅力。短短三年多时间,坎下村共筹集发展建设资金800多万元投入村建。村文化广场,300平方米体育健身器材场地及篮球场,方便群众休闲和体育健身锻炼;畲民文化活动中心和畲族文化博物馆,设立阅览室、图书室、棋牌室、创作室等,丰富畲民文化生活。据介绍,坎下每年三月三、九月九,结合百香果、蓝莓采摘举办“畲乡情”特色文化节,开发“畲族风情体验日”、“田园观光游”等旅游项目。
人所共知,一切“生态美”都离不开绿色。如今,坎下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滨水绿地、山体绿地等公共绿地,彰显新时期畲村的生态文明和畲族人的精神风貌。立足村情实际和特色,设施齐备的畲族文化活动中心、幸福院、便民服务代办点等绿色公共设施建设,“小清新”带来大变化,进一步促进畲民安居乐业。美丽和谐的坎下:山清水秀,生态宜居;花果之香,深厚绵长。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