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村民发展快 要靠党员带——福安罗江街道南安村百万村财成长记

2016-10-25 09:06 来源:宁德网 张文奎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10月21日,记者来到福安赛江边上的“南安村码头”,岸边停泊着数艘等待卸货的运输船,码头里车水马龙。该码头由罗江街道南安村集体经营,于2010年通过技改工程建设,2012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正式生产运行。

三年来,从空壳村到百万村财,南安村委码头的发展生动揭示了“村民发展快、要靠党员带”的发展逻辑,面对城市化无地可耕的窘境,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码头,不仅让村集体经济鲤鱼跃了龙门,还带动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了村民产业发展的成功转型,村民致富奔小康。特别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该村两委在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更加关注民生事业发展,得到上级党组织和村民一致认可。

有作为 从八百元到百万村财

上个世纪80年代,南安村村民收入主要以水稻、茶叶、蔬菜种植为主,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乏力,村集体经济一度空白,特别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村民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挤压,发展面临困境。

“2009年,刚上任就发现村财户头上只有800多元,事业发展没经济基础怎么行,立足实际、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南安村支部书记林长勇说道。

尽管耕地资源有限,但南安村位于福安工贸发达的罗江街道中部,东临赛江,104国道穿境而过,距办事处所在地仅1公里,至赛岐高速互通口2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这种区位优势为发展码头经济提供了条件。

村支委汪树锦介绍:“村里原有的旧码头若不技改,就会被政策和市场淘汰。按照当时行情,技改后肯定能赚钱,但需要一大笔费用,筹钱成了村两委面对的最大难题。”

市场前景非常好的项目,林长勇等人本可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的方式自己经营“拿大头”,但身为党员的他们没这么做。新一届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班子反复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确立盘活集体码头,因地制宜发展码头物流业,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发展思路。

方向明确,两委委员自掏腰包积极筹款,以私人名义向银行担保贷款,筹资380多万元对码头实施技改工程,改造升级为千吨级的货运码头,积极申请并取得了国家港口经营许可证。同时,投入70多万元资金建成一座现代化码头专用办公楼,优化了港口服务环境,聘请专业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码头投入使用后,林长勇还发挥自己多年经商的社会关系,成了集体码头的头号业务员,将柘荣、周宁、寿宁等地的货源都拉到南安码头来装卸货物,码头第一年就获得盈利。在去年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林长勇还主动将自己公司业务转给集体码头,维持码头的正常发展,目前港口的年货物装卸量达30多万吨。

正是该村党员在困难面前有勇于担当的胆识,发展道路上有一心为公的气度和自觉,才有南安村从800元余款到百万元村财的飞跃。

谋发展 村民人均收入破两万

党员干部当好发展的带头人和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一起谋划发展思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民生计模式转型提供了可靠基础,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首先,码头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全村下辖四个村民小组,以每年轮流选送到码头用工的方式,每年40多位村民到码头上班领工资。”林长勇介绍。

码头发展同时带动了腹地运输业的发展,村民纷纷购置货车拉货,自主创业实现增收。据介绍,由于码头充分利用周边水陆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与周边工业园区产业相结合,发挥港口承上启下的特殊物流职能,区内及周边县市企业承担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服务为本村村民从事物流也提供了条件。

为了激发村民自主创业的热情,村支委党员还积极帮扶,解决村里年轻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经验不够等困难,做物流业发展中“传帮带”的创业导师。

发展生产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通过银行贷款是主要途径之一。村两委发现,很多村民因为意识没到位,欠银行贷款未及时还上,影响了整村信用度。为了让南安村从新拿回“信用村”的牌子,林长勇牵头让村干部及时清理村民所欠贷款,由支委们垫资还上,还积极对接罗江信用社,恢复“信用村”。

已过而立之年的小林,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高,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回乡搞起运输业。创业初期资金紧缺,买车需要13万元,这时村支委积极出面担保贷款,小林顺利买了车跑起运输。“货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跑一万多元,比在外头打工强多了。”小林高兴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据不完全统计,村干部作为经济能人,以私人名义为村民发展生产担保的贷款额有100多万元。截至目前,村里有小货车50多部,拖板车10多部,码头经济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7000多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1736元。

惠民生 百八十幢新房拔地起

记者来到位于104国道西侧南安新村,一排排新建的6层新房整齐排列,家家门前屋后道路宽敞。村财充实了,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村党支部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将改善民生提上议事日程。

林长勇说:“村级党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好,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理解的‘两学一做’。”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村两委征集群众意见后,利用自有资金和上级财政补助,聘请专业人员完成了南安村新村建设规划,新村总面积达50亩,建设新房188栋,集中连片安置群众。

同时,村里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养老、公共卫生等公益事业。南安村率先在罗江街道范围实现了由村财统筹支付新农合的全部费用,每年新农合完成率达100%。村中60岁以上失地农民每月可以领取285元的养老保障金和200元的村级生活补贴,基本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村两委成员还通过结对子定点帮扶的方式,及时了解村里贫困群众家里存在的困难。针对因病返贫的贫困户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医药费问题,针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努力做到分享发展成果的路上,一个村民都不可少。

“我见证南安村老码头到新码头、从穷到富的历史变迁,深刻感受到党员带头的重要作用。现在支委们又酝酿新一轮的码头技改,我对更好的明天充满期待。”已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林长福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码头 南安村 林长勇 村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