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溪潭: 百年畲村修新路迎新年
村民们正在搅拌混泥土。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文/图)福安溪潭龙腰河村,一座百年畲族村落。12月11日,鞭炮锣鼓声响彻畲村乡野,辛苦忙碌一年的村民们,在年终岁末之季,以修建新路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当天上午9时许,村口聚集着在外打工赶回来的村民,一同见证畲村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龙腰河村是福安市溪潭镇兰田村下属自然村,全村300多人,是以兰、钟两姓为主的畲族村,村民以种植茶叶、花生和小辣椒为生,每户年均收入仅有几千元,是溪潭镇精准扶贫村之一。
由于地处偏远,该村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常住的都是留守、孤寡老人。“长年没有通公路,生产生活极其不便。”66岁的钟廷安说,村里老人种点茶叶、花生,挑到山下去卖,一大早就要起床,半米宽的崎岖山路要走四五十分钟才能到山下的港里村,之后再坐班车去赛岐售卖,每每都要到晚上六七点才能到家。如果路通了,公交能直接开到村里,那就方便了。
“去年村里一位孤寡老人腿摔伤了,老人就医十分不便。”村民钟凤堂说。公路不通被“困”山里的窘境,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苦于村民多数以务农和在外打工为生,经济困难,修路一事一直搁置。“2004年初中毕业就想到修路的事情,但实在没办法,山里农民种点地,手头都紧张。”钟凤堂说。
于是,修公路成了村里所有人的梦想。
时间一晃到了2014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有点积蓄,修路一事被重新摆上议事日程。村民钟石清、钟凤堂等人积极行动起来,筹款、争取扶持、与他村协调征地、办手续……利用上班、打工之余,一步步地将梦想照进了现实。
年轻人的拼搏和努力,感动了村民。筹款时,不论再困难,都慷慨解难,每户至少捐600元。“经济好点的多出钱,困难的出力,大家都很团结。”钟凤堂说。在2015年,村民自筹10多万元,溪潭镇政府拨款9万元,龙腰河村1.8公里长的路基终于整修完毕。
钟石清说,去年过年返乡就已方便许多,乘坐出租车可以直接到村口。但如果没有修建完整,新整修的路基遇到台风、大雨等天气,很容易损毁,因此修路面迫在眉睫。
在畲村新路开建的当天还有一个小插曲,电力不够导致搅拌机无法启动,如果调用柴油发电机又要增加2万多元,几个村民自己动手搅拌水泥。闻讯赶来的乡镇干部积极协调溪潭镇供电所,临时牵了一条三相电路,以解决公路建设用电问题。
“村民都很团结,山路不好走,谁家盖新房都是家家户户总动员,帮着挑砖挑水泥。我们会积极争取资金,完成畲村群众的公路梦。毛竹也是主要产业,路没通山里毛竹一株0.5元没人要,路通了毛竹一株能卖四五十元,将带动村民发展毛竹产业脱贫。”兰田村村支书钟清说。
据了解,龙腰河村公路建设需要资金80多万元,目前还缺口40多万元,然而资金问题并没有影响村民修路的决心。为了修路,在政和打工的村民兰石声也赶了回来,他说:“今年修不完,明年接着修,通车是迟早的事,村民们有信心。”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