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老人、茶界泰斗张天福:一生事茶 乐享茶寿
张老(右)捐赠签字。
世界茶叶组织颁发的奖状。
右三为张天福。
宁德网消息(韦希成 文/图)世纪老人、茶界泰斗张天福年轻时就到福安参与创办茶校与茶叶改良场;中年下放寿宁武曲龙虎山茶场,一呆十余年,成功研制了木质揉茶机;晚年又到寿宁县南阳创建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与闽东茶区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期为振兴闽东茶业呕心沥血,劳苦功高。如今张老已108岁了。
世界茶叶组织表彰张老为其祝寿
年前,世界茶叶组织(WTeaO)为表彰张天福对世界茶业的巨大贡献,特聘任张老为世界茶叶组织高级顾问,并向张老颁发世界茶叶组织的最高奖项——“茶仙茶寿终身成就奖”。证书中写道:“我们祝您107岁生日快乐,也崇敬您作为世界茶界泰斗的杰出贡献,您努力建设中国近代茶产业,成立第一个茶叶研发机构,成功研制第一台揉茶机,您培育中国有机茶业,而最重要的是您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巨大,我们衷心祝愿您有一个更加自然、健康、纯美、和谐的108岁,并诚挚邀请您成为世界茶叶组织的高级顾问,再次感谢您的卓越贡献!”
张老与茶叶的不解之缘
1910年,张天福出生在上海。翌年,随父母迁回故乡福州。1929年,他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后,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深造。1932年,获得了农学学士学位,他就选择了茶业作为人生第一目标,从此,与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5年8月,张天福到闽东茶区创办了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将茶叶科研与教育结合起来。随后又到崇安(现武夷山市)创办福建示范茶厂,组织茶叶生产合作社。此后,从日本引进红茶加工设备,后又亲自设计制作了适用于农村的廉价木质手推揉茶机,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实践,1953年,他改进由他早年设计的我国第一台“九一八”揉茶机为“五三式”“五四式”揉茶机,大大减轻了制茶工艺中的揉茶和杀青劳动强度。
张老改写看天做茶的历史
入道以来,张天福致力于研究茶,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总结、研究和考证等资料,如《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福建茶史考》《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等专著,得到国内外茶界的推崇、引用和好评。1980年,70岁高龄的张老又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制约乌龙茶品质最关键的“做青”工序难题,改写了几百年来看天做茶的历史。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张天福主持了轰动茶界的四次大型茶王赛事,即1996年广州茶王赛、1997年上海茶王赛、1998年北京茶王赛和1999年香港茶王赛。从乡镇的茶王赛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茶王赛担任主审,张老成为茶业界公认的评审大师。
一生事茶 钟爱茶事业
一生中,张老见证了我国现代茶叶的衰败和兴起,为省内外茶叶的复兴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被中国茶业界尊称为“茶界泰斗”。他长期与茶为伴,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成就斐然,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茶叶奉献奖”,堪称国宝专家。
张老一生事茶,钟爱茶事业,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尽心尽力。在他的倡导下,2008年成立了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旨在弘扬张天福茶学创新精神,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促进茶叶生产、科研、教育和茶文化的持续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先后奖励在茶叶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资助茶叶教育与科技创新研究,并亲自在福建安溪、建阳、寿宁、漳平、永泰等茶叶生产县(市)建立了5个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
百岁老人乐享茶寿
2013年3月12日清晨,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与妻子张晓红在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签名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正式将自己唯一的房产捐赠给了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至此,张老倾其所有,捐赠的财物价值超过360万元,包括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启动资金、书画墨宝、房产等。
值得一提的是:张老一生嗜茶成性、视茶如命,长年累月酷爱喝茶,每日早晚一杯热茶从不离手,日日如是,年年如是。而且他主张饮茶之道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冲绿茶、秋品青茶(乌龙茶)、冬泡红茶,成了他的长寿秘诀。张老历来就把茶叶当成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信物”,信奉“茶是神,养育一方人”的理念,感到日常饮茶比吃饭更需要,故有“茶哥米弟”之说法。
现今,张老虽然双耳失聪,但视力挺好,不戴老花镜,手脚灵活,行走自如,写得一手硬笔好字。他风趣地说:“茶字拆开来108,如今我正好可以乐享茶寿了。”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