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铃:“最美教师”无私奉献
宁德网消息(黄滟淇)在福安市范坑乡,提起最美教师陈安铃的一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安铃坚守山区教育40年,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妻子郑兴莲则长年无怨无悔支持丈夫的工作,甘当家庭保姆,全力做好“贤内助”。
1976年高中毕业,陈安铃被安排在离家20公里的大湖村从事民办教师工作,每月的国家补贴仅16元,他一度想要撂下担子,另谋出路。在村民的恳求下,陈安铃毅然坚守下来。在妻子的有力支持下,陈安铃在大湖教学点一干就是6年,1982年考上师范学校,圆了当一名正式教师的梦。
1984年师范毕业,陈安铃被安排到上坪小学任完小校长。
上坪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环境艰苦。为了让这些山里的孩子安心求学,陈安铃东奔西走筹集资金40多万元,盖起了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综合楼和500多平方米师生宿舍楼。妻子郑兴莲办起食堂,无偿为寄宿生做饭烧菜。
陈安铃一家人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常常资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帮扶过的学生高达上百人。同时,陈安铃还积极牵线搭桥,动员社会力量,20多名特困学生相继得到省妇联、福州铁路段等单位的爱心资助,孩子们得以如期完成学业,改变人生和命运。
2001年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陈安铃被调回中心小学任音乐专职教师。面对全新的音乐教学领域,陈安铃选择从头开始。
为了能让丈夫适应现代教学需求,更好地服务学生,妻子主动把家务活全部揽下,方便陈安铃潜心钻研音乐教学。在短短数年间,他先后三次对音乐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提出更改意见,得到教材部专家的认可并采纳。有3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等CN期刊;20多篇校园歌曲、教学设计荣获国家、省级一、二等奖。
40年风雨同舟,夫唱妇随。在平凡的工作中,陈安铃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妻子郑兴莲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孝老爱亲、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诠释了中华民族文明和谐家庭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