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彬:匠心坚守让油茶飘香
宁德网消息(记者 赵巧红 通讯员 郑祖辉)近日,记者来到福安市范坑乡墩头村“山大夫”山茶油种植基地,一眼望去,油茶漫山遍野,串串茶果缀满枝头,长势喜人。“这些油茶经过精深加工后一亩可实现产值1万多元。”基地负责人李洪彬说。
李洪彬是土生土长的墩头村村民,对家乡传统产业油茶油有着深厚的情结。在他的记忆里,每逢丰收季节,村民们蜂拥忙碌于油茶林后,总会带回一框框饱满油茶鲜果。经晾晒干裂开出的油茶籽清香诱人,待到村中榨油坊一开工,整村空气中都夹杂着一股独特的茶油香,让他至今难忘。
近年来,许多茶农走出墩头村加入外出务工行列,年轻劳力的大量外出导致村中大面积山茶林被逐渐闲置,只剩为数不多的老茶农坚守着。家乡传统产业逐渐没落,李洪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事护肤品行业的李洪彬萌生了开拓家乡油茶新市场的想法。2014年初,留守老家的外公突然要求李洪彬帮助变卖家中囤积的十多担油茶油。“陈年的山茶油在我们福安人眼中是个宝,是民间公认的‘万金油’,无论小孩磕磕碰碰还是母婴皮肤红痒都用的上。”李洪彬心想,为何不将山茶油制作成护肤品,提高附加值?
说干就干,李洪彬随即将油茶油送往权威机构检测认证,得出的结论是范坑乡的油茶油可以进行深一层次的加工提炼。2015年,他寻得外企协作,按三分之一的比例通过传统冷榨技术进行提取。“提取后的油茶油去除了油茶本身的油腻性和杂质,留下对皮肤有益的元素,味道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李洪彬介绍。
有了技术支持保障,李洪彬与合伙人着手在国内注册公司、商标、产品和包装,经有关部门备案通过后,2017年4月,产品通过微电商正式推向市场。李洪彬和他的团队成功迈出了市场营销第一步。
为保证充足的油茶油原料,李洪彬回到家乡开始呼吁茶农回归种植油茶,并向茶农们承诺,只要油茶籽出至范坑乡,按传统冷压榨法榨出的纯正油茶油,他可以高于市场1.5倍至2倍单价收购。“之前油茶油价格1公斤60元,比普通食用油要高的多,市场接受度窄,而油茶护肤品附加值高于食用油。”李洪彬表示,正因为如此,他可以通过提高收购价重振茶农种植信心。
近年来,范坑油茶在福安市林业部门支持下,垦复抚育、施肥复壮老油茶林1.3万多亩,新植3000多亩高产优质油茶林。福安油茶协会会长姚克平表示,发展壮大油茶产业,一方面需要注重科技投入,发挥科技人员力量,从良种选育、丰产栽培、引种试验、技术推广等多方面保证油茶的高产与稳定;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目前,福安市已引进13家油茶加工企业,将具备5000吨油茶油的年加工能力,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有力推动了油茶产业品种优化升级。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