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山秋茶韵意浓
宁德网消息(叶子清)国庆假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我们驱车70多公里,踏上名不见经传的福安市范坑乡蒲家山村,但见稻穗金黄,毛竹挺拔,小溪娟娟,茶园遍绿,秋意正浓,妇女们正双手不停忙采茶青。
蒲家山村远离范坑乡政府16公里,背靠雄伟的仙人岭,东接潭头镇下洋村、西连蛇头村、南邻咸阳村、北临寿宁县南阳镇,海拔520米,下辖蒲家山、李厝埕、湖垱3个自然村,现有112户、617人,和睦共处生活着蒲、刘、吴、毛、许、林姓氏家族,蒲氏宗族人口占据90%。
临近中午,车至蒲家山村口,仙人峻岭下,一棵百年以上的不老苍松高耸挺立于毛竹林中,将古老的村落掩映其中,不让其露出庐山真面目;村道边几位中年人,正忙着将一袋袋茶青摆放家门口,等待茶企老板前来收购,几缕炊烟冉冉从农家屋顶升起······
蒲家山顾名思义,就是蒲氏家族居住而命名的村。蒲松龄以《聊斋志异》而闻名中华,清朝乾隆3年(1738年),蒲家山村蒲氏祖先择居于此,至今繁衍279年,枝繁叶茂。蒲氏家族秉承蒲松龄深厚的文化底蕴,村庄虽小,却涌现出30多名大学生,拥有十位人民教师,传诵中华美德文化。
我们越过村后稻田田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秋芽嫩绿的茶园,村党支部书记蒲茂其告诉我们,现在正是秋茶采摘季节,举目眺望:尽管时近中午,太阳火热,仍可见三三俩俩的妇女伶俐采摘茶叶。笔者询问:“一天能采多少茶青?价格如何?”身穿红色花格衣衫的采茶妇女林秀菊爽朗地回答:“每天大约采150斤左右,秋茶茶青价格便宜,只有1.50多元,每亩可收入三千多元。”
我们漫步乡村小道,步入湖垱自然村,座座青瓦房透露出浑厚的乡愁气息,别看它才只有26户、130多人居住的毛氏自然村,却深藏着文韬武略的精华,人才辈出。郁郁葱葱的树林把村子遮挡在后面,沿着小路走进村子,那种乡野清新的宁静,积蓄的风、水、气,把一切都凝成一种意境,让你可以感觉却无法描述,永远守护着村子,铭记着乡愁往事。
陪同的村支部书记蒲茂其说话细语,不时指着民房骄傲地介绍说:“这是毛开灿的老家。”毛开灿,知天命之年,五十有三,现在江西省南昌市空军某部,军衔大校;那是八零后毛丽彬的故居,就职省直单位处级干部;抑或又是毛浩南步入大学前的民房,去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蒲家山人牢记着这句真理,因地制宜利用高山生态条件优越之势,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不断开辟种植发展茶叶,使茶园面积扩大到650亩,并好地开发本无人问津的野茶,走出茶叶为主、太子参、毛竹业为辅的生态路子,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多元,今年可望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
望着满山遍绿的茶园,点点秋芽正绽新绿,在这金秋收获的季节,细品茶农所泡的新茶,虽处偏隅的蒲家山人,正如那冒热的缕缕茶烟向上奔腾,焕发出青春的英姿。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