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穆阳苏堤:线面村的美丽嬗变

2017-10-23 09:18 来源:宁德网 林耀琳

4

家家户户生产线面

宁德网消息(林耀琳 文/图)金秋时节,苏堤村的空旷场地、房前屋后摆放着一座座木质面架,随处可见拉面身影。丝丝缕缕的洁白线面,宛若无数的银丝在风中飘荡,让人仿佛置身于浣纱世界。

福安穆阳苏堤古村落,如同村名一样秀美。它背靠狮岫山,面临穆阳溪,东接福穆公路,西通省道下浦线,山清水秀,独景含辉。改革开放以来,苏堤村民勤劳致富,依靠线面产业全村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全村1007户、3832人,其中有800多户、1000多人从事线面生产。

一根线面成就富裕村

秋日的早晨,郑家福和缪梅英夫妇俩凌晨二三点就起床,忙活到中午。十几年前,夫妇俩从苏堤洋坪自然村搬迁到此,加入华兴合作社学习线面技艺。“纯凭手艺吃饭,我们夫妻俩每天收入可以达到400多元,现在生活无忧啦。”夫妻俩高兴地说。

阳光一缕缕洒在线面上,银光闪动,就像跳动的“五线谱”,更像村民用勤劳和智慧谱写的美妙乐章。

苏堤的线面以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等优点声名远播,被誉为福安传统工艺“三绝”之一。宋代名诗人黄庭坚《过土山寨诗》中“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说的就是这种线面。苏堤线面以其数百年传承不衰的技艺及纯天然的制作原料,2011年被列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致富路上,离不开苏堤村民的勤劳,同时也离不开他们的创新意识。前几年,苏堤村民以各家各户为单位,苏堤村成立了线面协会,在技术指导、销售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共享。协会以“苏堤线面”的质量为重,加强线面行业的质量监管,着重加强对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线面的质量指导,坚决打击冒牌生产、以次充好等行为,维护苏堤线面的品牌形象。穆阳镇党委、政府和福安市有关部门发挥引导和服务功能,通过兴办线面培训班等方式,推进线面生产标准化生产。

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机遇,苏堤人改变生产经营策略,采用“公司+农户+商标”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线面生产龙头企业也陆续获得了QS认证。“我们的合作社有100多户、400多人,农民从厂里领了原料按标准加工好再送回厂里,凭技术吃饭,三年就可以盖新房啦。”苏堤华盛线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华兴告诉我们。

因为有了统一标准、包装和品牌,线面的产品卫生、产品质量和销售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苏堤线面不仅以订单形式闯入泉州、宁波等地市场,还成功挺进北京、上海等地市场。苏堤年产线面1万多吨,产值达6000多万元,在解决本地村民生产就业问题的同时,吸引了许多康厝、穆云畲族群众、返乡农民工及“计生三户”来苏堤村加盟线面生产,为他们脱贫致富带来了新希望,被誉为全新的“造福工程”模式。村主任罗炳湧介绍,2016年,苏堤村农民年均纯收入11600元,村财年收入20多万元。

除了线面加工外,苏堤村的茶叶、水蜜桃等农林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初具规模,为村民增收致富增添了一条好路子,涌现出了林洋茶叶、兴达茶叶等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村集体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外出务工青壮年人数减少,甚至出现回流态势。

生态乡村建设带来“美丽蜕变”

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的苏堤村,村民们不是很注重环境,经过这几任村委的努力,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缪孟康说。2015年苏堤村被列入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苏堤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加强村建设规划,加大整治力度。村内各建设项目均严格按该村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批,并依法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重新规划的村房屋,整体做到错落有致。村内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垃圾投放点、中转站、焚烧厂也都建设完毕。2016年底,一场“爱我穆阳,从我做起”及“百日竞赛”活动在穆阳镇展开。随之而来的是村庄里乱堆乱放的杂物被清理了,违建的棚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笔直的大道、绿树成荫的绿化带。今年春节前,苏堤美丽景观路建成投入使用,成为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村借此契机,进行生态景观建设,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用100天,就打造出了一条2.7公里长的美丽景观带。”罗炳湧介绍。景观带从渔民新村至苏堤桥头,道路从原来的4米拓宽至8米,其中1米作为绿化带,配备太阳能节能路灯,并将农民闲置的地块充分利用,建设小型公园等,为群众提供休闲之地。

行走在苏堤村村道上,只见道路两侧开阔、清爽、敞亮,处处绽放美丽风景。下一步,该村将依托苏堤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不可多得的文化底蕴,制定合理的开发方略。接下来还将完成环村路扫尾工程、征地2亩建设穆阳镇养老院、完成穆阳溪整治等各项民生项目,努力把苏堤打造成更加宜居的美丽乡村。

“随着穆阳线面的知名度日益扩大,我们要把穆阳线面产业作为福安大旅游产业的一个衍生产业,将线面生产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以苏堤传统手工线面为主的专业特色休闲旅游的产城融合型试点示范村。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和辐射,综合提高穆阳线面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让村民们都过上富裕的生活。”罗炳湧谈及苏堤村的发展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线面 苏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