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畲乡群众生活:倒吃甘蔗节节甜

2017-10-24 09:12 来源:宁德网 林耀琳 吴庆堂

宁德网消息(林耀琳 吴庆堂)霜降时节,寒意渐近。可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兰谢才而言,深秋的景色,暖意浓浓。再过两个月,甘蔗就可以采收上市。看着丰收在望的甘蔗田,兰谢才喜上眉梢。

今年41岁的兰谢才,是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彭家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他为了给父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其80岁高龄的母亲还患有白内障,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一家人的生计仅靠他打零工勉强维持。“辛苦干一年,挣个油盐钱。”兰谢才窘困的家境,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畲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坂中乡党委委员林耀亮一直负责乡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工作,为了让兰谢才一家能早日脱贫,他没少花心思。

“干部们不断鼓励我发展生产来实现脱贫。今年,乡里出台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糖蔗种植业。二月份,我整理复垦土地,种了12亩甘蔗。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只要投工投劳就可以。”兰谢才说,甘蔗苗是福安市扶贫协会免费送的,每亩甘蔗乡政府还给予1000元的补助。

让兰谢才更开心的是,今年5月,他还获得了省级造福工程的补助资金7.5万元,加上从亲戚朋友处筹借的3万多元,他们举家搬进了坂中畲族乡造福工程异地搬迁点。“搬出大山,居住环境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土坯房成了小洋房,这一切都是我不敢想象的。”眼看着生活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兰谢才打心眼里高兴。

彭家洋村是个畲汉共居村。5年前,人们对彭家洋村的印象还是脏乱差,村里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村民房前屋后垃圾随处可见,大多数村民都进城务工,村里冷冷清清。2012年,彭家洋村被确定为福安市扶贫试点示范村,村干部决心动员村民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彻底改变村庄面貌。

畲汉群众携手,同心建设家乡。经过村民们两年多的努力,彭家洋村被评为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和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村庄虽然变美了,但是截至2014年,村里仍有24户95人未脱贫。”该村党支部书记吴云生说。如何帮助困难村民脱贫,村两委建议号召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党员先锋等充当“领头雁”,示范带动村民扶贫开发。 同时,发动贫困家庭种植水蜜桃、芙蓉李、糖蔗等一些见效快的项目,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去年,村里利用帮扶资金成立仙锋洋专业种植合作社,吸收村民和5户贫困户入股,在樱花树下套种食用菌。贫困户不仅可参与分红,还有务工收入,一块地两份收益。今年,仅食用菌一项,为村民增加收入八九万元。”吴云生说。

兰谢才说:“今年种植甘蔗的收入预计可达六七万元。咱们畲乡群众的生活就像倒吃甘蔗,一节比一节甜啊!”

“彭家洋村的人均年收入已从五年前的六七千元提高到去年的1.9万元,今年,村里有劳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全面实现脱贫。”吴云生说,“党和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畲汉群众奔小康的信心更足。现在村里还办起了农村淘宝服务站,农村特产不出村就实现线上销售。我们要利用好地理和生态优势,把彭家洋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畲家风情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村庄。”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彭家洋村 兰谢 贫困户 脱贫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