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福安市松罗乡赤溪村:众人“拾柴”建新村

2017-11-27 10:20 来源:宁德网 张文奎

5

拆迁工作中,村里年轻人除了主动垫资补贴生猪养殖户外,还投工投劳帮养殖户有序拆猪圈,把损失降到最低。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文/图)孟冬时节,记者循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透过依然葱郁的层层叠叠的绿,来到一个久藏深山人不识、拥有近千年历史的村庄——福安市松罗乡赤溪村。让人惊喜的是,深山里的村庄并不萧条,村民修护栏、刷外墙、疏河道……一片热火朝天,古老村落在静谧中迸发生机。

赤溪村区位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大量外流,导致村庄一度衰败。这让在外乡贤和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无奈于现状。而这一切在该村准备申报省级美丽乡村后开始改变。

“赤溪村虽然地处偏远,但是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悠久,古民居建筑群保存完好,还有独特的乡土文化,综合考虑后乡里打算将赤溪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候选村。”松罗乡党委书记缪建辉说。

“乡里支持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是个大好机遇,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村财几乎为零,一开始就难倒我们了。”赤溪村村委会主任黄寿唐说。返乡创业乡贤黄连春得知该消息后,积极行动起来,联系在外乡贤并得到响应。在北京、上海各地经商的乡贤纷纷捐资筹款,短时间内筹集15万元,作为申报美丽乡村的启动资金。

今年4月,赤溪村在成功获批省级美丽乡村后,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自愿投工投劳,纷纷加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队伍中来。“非法养猪严重破坏村中环境,所以拆猪圈是很关键的一步。村民听说要建设美丽乡村,一些‘钉子户’第一时间主动拆了自家猪圈,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还有一些一时不理解、不支持政策的,就有村民主动到他们家里做思想工作,积极推动村里环境的改善工作。”黄连春说。

村里还自发成立由20多名青壮年组成的“美丽乡村工作组”,负责征地、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为推进河道拓宽整治工程,组员黄文华、黄良昌前后20多次到一户人家做征地动员工作。组员们很多不住在村里,半年多来油费、伙食费没有向村里报销一分,每次都要等村民农忙回家再入户协调,忙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

在福州经商的村民黄铃光关心家乡事业发展,交代老父亲黄智富要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黄智富听儿子话,村里拆危房、搬土石都冲在前头,还常常免费为工作组准备午餐晚餐。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4月份至今,该村完成厕改85个,外立面改造3000多平方米,拆除猪圈11座,河道整治顺利推进。

“除了财政补助的85万元,目前我们还缺口资金四五十万元,但都已经和在外经商的乡贤们沟通好了,筹款应该不成问题。”美丽乡村工作组组长黄平光说。

乡村建设让曾经荒废的酒坊又焕发生机,常年在外从事饮料生产销售的黄连春鼓励村民发展自酿米酒生产,并计划将自己经营的羊肚菌基地和村里的观光农业旅游结合起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让我们信心大增。”赤溪村党支部书记黄奶新指着身后错落有致的木房青瓦,对未来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赤溪村 乡村 乡贤 黄连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