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仙源里金桔红

2017-12-13 17:29 来源:宁德网

图片3

图片4

宁德网消息(叶子清)冬日暖阳,风和日丽。朋友相邀,踏上刚荣获福建省传统村落的坂中畲乡仙源里村之途,从福安市区驱车10公里,沿长汀村西北方向穿过高速洞口,便到了美如仙境般的仙源里。但见枫叶正红,橄榄飘香,青松挺拔,毛竹苍翠,茶园遍绿,橙桔金黄。

图片5

仙源里村,亦称三门里,海拨500多米,东接南岸村,西为穆云畲乡,南邻坑下村,北靠社口镇吉洋、沙溪村。辖仙源里、岭头、大洋三个自然村,畲汉和睦相处居住着苏、王、陈、蓝等族氏。

图片6

宋末元初延祐年间(1314一1320年),仙源里苏氏始祖百二公,从穆阳澳里,迁入福安县岭头村里圆外湾,再迁仙源里立基。站立山顶俯瞰:仙源里三面环山,面向坂中,地处山坳,遂取名“三门底”(明崇祯15年县志记载),清朝更名仙源里,至今定居繁衍700多年。

图片7

古朴的仙源里村,是白龙仔传说的发祥地,据称为上白石沙坑龙之妻,民间盛传“白龙女孝母祭母”的美丽故事。步入村口白龙仙宫,白龙女塑像端庄肃穆:相传古时候,仙源里村一位浣衣少女在溪边玩时误食龙珠,回家后屡屡感到口干舌燥,浑身发热,要浸泡水缸之中,方觉凉爽。有一天,她玩得太累,不知不觉就在水缸中酣睡。母亲下地干完农活回家,发现家中水缸居然躺着一条小白龙,当场被惊吓死,白龙女后悔莫及。

图片8

从此,孝心的白龙女,每年清明节前后,总会回来祭奠母亲。那时村子便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夹杂冰雹(福安方言为龙雹),白龙女母亲的坟墓仿佛被清洗过似的。有人言冰雹是白龙女的眼泪,亦有人称冰雹是白龙女的龙鳞。传说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流传至今,家喻户晓,成为一个感化世间的孝道传说,衍变成仙源里村尊老重孝的传统民俗,清朝顺治皇帝对此孝道传说甚为感动,便册封沙坑龙为“恭微圣井紫微龙王”、仙源里白龙女为“恭微圣井白微龙母”。

图片9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距离白龙仙宫不到十多米,一面“重走红军路,传承红血脉。”景观图便映入眼帘,诸不知仙源里村,乃坂中畲乡唯一老区基点村,是福寿县下西区仙源里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苏嫩弟、粮食委员苏雷弟、交通员王石福等十多户革命烈士的故乡。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为闽东革命参加“五抗”(抗捐、抗税、抗租、抗粮、抗债)斗争、土地斗争和反“围剿”游击战争。1934年-1935年,革命处于低潮时,他们或阵亡、或被捕,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壮烈牺牲,房屋遭烧毁。可是,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却鲜为人知。

图片10

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乡贤苏汉英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相继走进苏嫩弟、苏雷弟、王石福等前辈的故居,探寻前辈的事迹。古榕树下、橄榄树旁,座座故居,土墙黑瓦,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略显斑驳,亟待修缮。

十时三十分许,阳光渐热。大家似乎忘记劳累,沿着当年红军路,辗转四公里,奔向老区基点村——岭头自然村,一路茶园翠绿,毛竹耸天,村中那棵六百多年古榕遮天蔽日,养育着老区人民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能遗忘他们为闽东革命的英雄事迹,不能磨灭他们为新中国成立的丰功伟绩。

图片11

徜徉于仙源里村间,倍感仙源里村“仙”气十足,孝道有加;“红”气艳天,英烈永存;“文”气儒雅,底蕴深厚;“畲”气浓郁,勤劳朴实。不仅充满着红文化、孝文化,还洋溢着畲文化、古文化,苏氏历史悠久,文化基淀浓厚,人才辈出,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任浙江巡抚时,特为同治四年乡试第一名举人苏俊升题写“解元”二字,至今悬挂于苏氏祠堂前楼门楣。

图片12

漫步于仙源里村道,苏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中期,重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37年),土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伫立苏氏宗祠门前,一幅清代书法家、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题写的对联赫然醒目:上联为“苍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潇湘雨、广陵雾、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家壁;” 下联是:“少陵诗、摩诘画、右军帖、左传文、马迁史、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落款:秀山居士笔,四乡主人题。楼顶屋檐饰挂悬鱼,分别题写“月深照临”、“春旺生水”等,彰显厚重的文化底蕴。村西北角坐落着复建于明朝的仙峰寺,山风宁静,历史悠久……

图片13

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时近中午,炊烟袅袅升起,我们民间文艺家采风团一行,仍有依依不舍的感觉,可谓“情满畲乡红土地,龙行孝道仙源里。”

图片14

愿这块充满红文化、孝文化、畲文化、古文化的热土勃发生机;愿这只沉睡在山坳里的雄狮,借助省传统村落之机遇,不忘初心,苏醒奋进,畲汉和睦并进,跻身全国传统村落,如那拨云而出的太阳冉冉升起……

责任编辑:叶朝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