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桥“谅解牌”一挂两年多 班车停运后村民出行难
福安市交通局:近期就能开工修复黄兰大桥
黄兰大桥桥头设置了路障,客运班车无法通行。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文/图) 近日,福安市溪柄镇水田村村民致电闽东日报反映:溪柄镇白沙村黄兰大桥因被评定为危桥,致使福安至甘棠黄(黄澜)后(后太)线的客运班车停运两年多,导致附近村庄村民出行难。12月23日,记者到实地进行走访。
记者来到黄兰大桥看到,在桥头一端,设置了两个水泥墩路障,大桥只允许小车、小型面包车、摩托车等车辆通行。在桥头一侧,市公路局福安分局设置了一面提示牌写明:“黄兰大桥为五类危桥,为保障车辆行车安全,禁止5吨以上车辆通行,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该镇白沙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自从班车停运后,要去赛岐、甘棠等地,只能去溪柄搭车,或者骑电动车、摩托车,出行极其不便。“年轻人还好,电动车、摩托车可以骑去;老人家就麻烦了,几乎没法出门。”
危桥未修复,客运班车停运。除了白沙村,黄后线沿途的后太、水田、黄兰、锦浦、浦后、廉首等村庄的群众出行也十分不便。水田村一黄姓村民告诉记者,没有班车乘坐后,只能坐渡船到溪柄镇区转车。“有时候老人家有事,只能打电话从福安叫“的士”,一趟都要50多元到80多元不等。”
修复危桥,关系周边群众出行问题。溪柄镇党委、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原计划拆除重建,但邀请专家论证,存在修复的余地,修缮方案也已上报有关部门。福安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兰大桥原属于省道,为公路局管养的专养公路大桥,福安市公路局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相关立项工作,正要启动修复之际,恰逢养护体制改革,黄兰大桥从省道改为县道,要移交给福安交通局管理,改为群养公路,相关移交手续目前已大致完成。“近期就能开工修复黄兰大桥,我们也希望尽快完成改造,以方便周边群众出行。”该负责人说道。对于黄兰大桥的修复,闽东日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