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甲子的“红榜”力量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吴其文) 3月5日,是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福安市溪尾镇溪尾村龟山自然村村民姚瑞基,用独特的方式纪念这个隆重的日子。他将一份珍藏了60余载的《福建日报》从柜盒里取出,摊铺在桌面上,一字一句地读着母亲王赛英当年拾金不昧的报道,并将这份刊载着母亲事迹的旧报纸发到网络上,一时间,这份穿透时空的“红榜”力量赢得了无数网友点赞。
这是一份1949年8月25日出版的《福建日报》,在当日报纸二版“红榜”栏目中,刊登了一篇题为《王赛英拾金不昧——五百八十四万元送还解放军》的报道。该篇报道写道:“七月十一日,人民解放军某某军经过福安县第十区坂中乡,当晚住在该乡附近的下邳村。不慎中途遗失人民币五百八十四万元,给该乡龟山村农妇王赛英耕作回家时拾到。当解放军发觉后,沿途四处寻找不见,到坂中乡调查群众时,王赛英听见是解放军失掉的钱,自动告诉了解放军是她拾到,并当场将五百八十四万元人民币如数送还解放军……像王赛英这样爱护人民解放军,拾金不昧,是妇女中的好榜样,真值得表扬!”
报纸是当时福建日报社寄给王赛英的,老人将这份报纸视如宝贝一般珍藏。“外公非常重视家风和道德教育,母亲年轻时深受影响,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粮食紧张的年代,我们家里条件相对较好,遇到生活有困难的村民,母亲大方地将地瓜米分给村民,她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母亲常常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姚瑞基说,母亲去世后,他继续珍藏着这份报纸。
“尽管王赛英老人已去世40多年,但质朴的家风得到了很好地传承。67岁的姚瑞基是一名老党员,他非常关心村里的公益事业。10年前,村里修路,他主动带头捐款1万多元,还四方奔走筹资,完成了村道硬化工程。”溪尾村党支部书记姚青福说,姚瑞基秉承了优良的家风,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多年来,一直默默帮扶着村里的困难群众。
一份旧报纸,两代人的珍藏,而这份珍藏让“红榜”熠熠生辉,透过这张老旧泛黄的报纸,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平凡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