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善良银行”的善意存储者

——福安阳春社区志愿服务侧记

2018-03-30 09:52 来源:宁德网 张颖珍

宁德网消息 (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张颖珍)

3月25日上午8时,福安市阳春社区安居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来了第一批老年人。他们一起坐好,脱了鞋袜,耐心地等待志愿者……这是阳春社区每个月的“养老日”,当天,会有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来这里为老人修脚、理发,打扫卫生。

社区有个养老日

“我们社区里面,老人的地位是这个!”80岁的黄老伯伸出手比了个大拇指。每个月25日,即社区养老日,他都带着老伴准时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候。他拿出一张服务卡给记者看,说:“只要拿着这张卡,可以享受中药泡脚、修脚、理发、针灸,一条龙服务。”这样的服务卡,社区里家家户户的老人手中都有。

“修脚、理发,这些开支都不大,但父母年纪大,独自出门我们不放心。”黄老伯的儿子说,自从社区有了“养老日”,父母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些服务。此外,还有社区志愿者们帮忙照看老人,他们更放心。

84岁的林素梅婆婆是这里的常客,但她当天却一反常态没来现场,社区志愿者几番打听,发现林婆婆上个月摔了一跤,在家休养。大伙儿一商量,便带着义剪志愿者敲开了林婆婆的家门。林婆婆很高兴,志愿者帮她剪了一个很精神的新发型。她说:“谢谢大家,我还以为要错过这次义剪了呢。”

除了“养老日”,阳春社区的“养老日历”中还有每个月第8天的卫生医疗讲座,以及农历初一、十五的“量血压日”。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最重要。”阳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华杰说,过去社区开展过很多敬老养老服务,发现最受欢迎的还是医疗服务,正因如此,社区定下每月替老人量2次血压的“规矩”。但这日子怎么定,才能让老人记得住呢?李华杰在老人之间做了个小调查。“福安很多老年人习惯在农历初一、十五烧香吃素,把血压检查定在这两天,老人们准忘不了。”李华杰说。

“服务老人就是存储善意”

阳春社区由安居小区和鹤祥新城两个小区组成,居民约有6000人,其中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00多人,老年人比例超过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龄化社区,我们已经是个老龄化社区了。”李华杰说,老人像小孩一样,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服务好老人,为老人提供安享晚年的环境,能让年轻人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

目前,阳春社区已建立老人服务资源信息库,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有489人。然而,社区工作人员有限,无法同时服务好这么多老人,怎么办?于是,一支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悄然成立了。

在“养老日”,经常可见两鬓微白的志愿者搀扶着满头银丝的老人。李华杰说,起初只是几位热心大妈帮忙照顾独居老人,买菜时替他们捎点水果、蔬菜,久而久之,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被照顾的老人们精神日渐开朗,对她们更加依赖。“50多岁的人照顾70多岁的老人,正好能找到共同语言,没有年轻志愿者与老人间的代沟。”阳春社区因而组建了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

年过六旬的陈金容阿姨就是志愿者队伍中最热心的成员之一,平日里种的有机蔬菜采摘回来,她都要给社区里的老人们分送点。哪家有事,她总跟着忙前忙后,社区谁家老人身体有毛病,她都了如指掌。有人看她不计报酬地为社区老人服务,有些不解,问她是为了什么?她开心地说:“哪有那么多目的,我也会老,所以现在为老人付出一些,以后到我老了,有年轻志愿者为我服务,我也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咯。”

像陈金容阿姨这样的志愿者,阳春社区有80多人。李华杰说,志愿者队伍就如一个“善良银行”,服务他人就是存储一份善意。等到今后志愿者们老了,这些善意就将可以被兑现成对他们的关爱!“我相信这样的好传统会在阳春社区永远传承下去。”李华杰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老人 社区 李华杰 阳春社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