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廉:用宽容的心化解纠结的事
陈开廉在查看卷宗。■苏晓洁 / 图
2013年1月,“全省十佳法官”陈开廉(右)与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新岚合影留念。
陈开廉先后到辖区部队、中小学上法制课、讲座34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图为陈开廉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
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苏晓洁)基层工作29载,他是大家眼里公认的调解能手。他敢于创新,最早提出简易案件和复杂案件分开审理的办法,并在全国推广。2002年,他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研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和2012年,他连续两届从福建省上万名法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省十佳法官”。他,就是福安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赛岐法庭庭长陈开廉。
公认的“调解能手”
1989年,25岁的陈开廉调入福安市人民法院成为一名法警。此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他扎根基层法院工作至今,现为福安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赛岐法庭庭长。
2018年4月26日,在陈开廉的主持调解下,年过六旬的张先生与吴女士的离婚诉讼终于以和好告终。张先生家住福安市罗江开发区某村,他和吴女士系再婚重组家庭。在两人再婚前,吴女士育有两男两女。张先生有两个女儿,儿子早逝。两人结婚已有10年多了。两人结婚前,曾约定吴女士的次子过继给张先生当儿子。2017年底,因孙子的姓氏争议,张先生在女儿的支持下,向法院起诉要和吴女士离婚。吴女士坚决表示不离婚,要守住这个家,一旦离婚就要下毒报复男方。虽然男方是第二次起诉离婚了,法院可以判离,但陈开廉分析认为,他们的共同财产——房子无法分割,且离婚对双方家庭均不利。于是,他与同事做了大量工作,历时半年,终于成功说服男方撤回起诉,达成和解协议,让这个濒于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
面对棘手的重组家庭纠纷,陈开廉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冷静,除了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还先后给双方当事人的次子、女儿做了大量工作,让他们各自做父母的工作。马拉松式的调解过程中,陈开廉的廉明和宽容让吴女士尤为感动:“送他东西都不要,我还骂过他,他也不生气,始终笑呵呵地。”
“陈开廉法官的办案风格我特别欣赏。”经常与赛岐法院有业务往来的律师龚纯辉说:“他跟当事人沟通的能力特别强,能做到案结事了,达到相对双方都满意的效果,火候把握得非常准。”由于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案件表象,通过言词和表情,洞察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陈开廉是大家眼里公认的“调解能手”。
创新工作方法 提高办案效率
陈开廉所在的赛岐法庭,负责福安下半区的案件审理。下半区企业多,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也多,给赛岐法庭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最忙的时候,陈开廉一年审了三百多个案件。法院案多人少,陈开廉思索提高办案效率的办法。
经过调研,陈开廉认为将案件繁简分离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2001年,陈开廉给时任宁德中级法院院长何鸣致信,提出了成立简易庭,把简易案件和复杂案件分开审理,简易案件快审,复杂案件精审的做法。何鸣批复同意福安法院先试行。随后,福安法院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简易庭,并由陈开廉任简易庭负责人,这样陈开廉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用7年实践,证明了这种繁简分流的做法确实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的“速裁庭”的雏形就是福安法院的简易庭。
据悉,法庭每次开庭审理设有3名法官,一个主审法官,两个“陪审”法官。但过去,在开庭审理中,仅主审法官需审问和记录,“陪审”法官有可能出现“陪而不审”的情况。为此,陈开廉创新设计了《开庭笔记要览》的模板,要求“陪审”法官也应按模板记录,这样在合议时就可以防止案件出差错,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率。这一做法,如今被宁德中院要求在全区推广使用。
把办公室排在楼梯口旁第一间
身为福安市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陈开廉,一边负责行政事务,一边还要负责办案,事务繁忙。律师龚纯辉告诉记者,好几次,当他在庭审结束对完笔录后,已经超过下班时间了,路过陈开廉的办公室,看到陈开廉还在办案。
2015年,陈开廉接手了一起因滩涂虾塘产权不明确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原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安市湾坞镇白马门村的村民集体投工投劳,修建了一个面积两百多亩的虾塘。因经营缺资,向某银行赛岐支行借了50万元,后无钱还款,经调解,当地村民便与银行达成协议,用20年的虾塘经营权来抵债。
后来银行将虾塘转租给个人经营,租期为三、五年,收取短期租金。随着经济的发展,虾塘的租金水涨船高,每年可达十余万。2015年是虾塘经营的第18年,因长期无人维护,虾塘面临崩塌的危险。虾塘所在的滩涂是白马门村的屏障,一旦台风登陆,不仅虾塘有可能毁于一旦,还可能让海水冲进村庄,损毁村民财物。因此,当地村民起诉银行,要求赔付70万元的虾塘维护经费,同时提前解除合同,收回虾塘经营权。而在银行方面看来,协议还有两年才到期,放弃两年的经营权也责任重大。
事关重大,陈开廉多次实地调查,找当事双方分析利弊,又找到虾塘的承包者商谈,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银行放弃两年的使用权,虾塘还给村民,虾塘的维护费用由目前虾塘的承包者出资,村民将虾塘免费租给该承包者两年。最终,这个方案得到了三家的一致同意。当年,虾塘承包者赶在台风来临之前,把虾塘修好。这一年,台风给白马村带来了大量降雨,由于维护及时,价值数百万的虾塘没有被冲毁。得知这个消息,银行行长松了口气,村民更是十分感谢陈开廉的调解。
身为法官和副院长的陈开廉,细心、耐心地面对每一户前来诉讼的群众,对每一起案件都尽量做到亲力亲为。他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楼梯口旁的第一间,为的是让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自己。2013年,陈开廉入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2015年,陈开廉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先进个人。面对荣誉,陈开廉总是说:“这是我们每个当法官应该做的事。如果说年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也是和党的精心培养,更是和同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
从一名法警成长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副院长,虽然职务变了,年纪大了,但是陈开廉依然坚守在基层法院一线调解审理案件,守护一方平安。
点赞台:
面对每一位前来诉讼的群众,他端出的是耐心;面对复杂繁多的案件,他拿出的是细心;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事物,他守住的是恒心;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讲求实效、公正司法,陈开廉用29载的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诠释着“司法为民”这四个大字。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