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带领学生畅游 科技“海洋”
宁德网消息 (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近期,福安市逸夫小学副校长陈丹有些忙碌。在下个月初,依托福安市校外活动中心举办的逸夫小学科技夏令营即将开班,她正为此积极做着前期准备。“目前,场地和设备已基本准备就绪,目前正在进行教材整编和相关软件的配套。”陈丹告诉记者,夏令营将开设科技实验、机器人、3D打印等多项课程,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和科技创新能力。
举办这样一届面向福安全市小学生的科技类夏令营是陈丹多年的心愿。“科技人才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基石,而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教育。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孩子们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从而爱上科技,爱上创新。”陈丹说。
陈丹与科技结缘是在2003年。作为美术老师的她接到学校一项任务——指导学生创作一副科幻画参加省里比赛。结果这幅边摸索边创造的科幻画《自动行走的公路》竟然获得了省级二等奖。陈丹也因此被列入了市科技辅导教师行列。此后,她不再满足于指导学生画科幻画,开始尝试与学生一起发明研究。
陈丹至今记得,在她的指导下,学生的第一个发明是对数学教具的改进。这个可以一笔画多条直线、一圈完成多个同心圆的《多功能三角板》,在当时获得省级创新大赛三等奖。
几年来,她指导的学生获得了45项省级创新大赛奖项、1个“科协主席奖”、7个“卢嘉锡科技创新奖”、1个“福建省小科学家”,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甚至还获得了创新大赛的全国最高荣誉“科协主席奖”。
“如今,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影子。”对于学校发展科技教育的教学成果,陈丹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多年来的科技教育工作经历让陈丹深深意识到,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要想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靠几场科普活动力度明显不够,靠辅导几个学生项目参与面不大,唯有在课堂中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在教材里落实创新课程才是必由之路。
2015年到2018年,陈丹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创客教育。通过整合STEAM教育理念,运用项目引领的学习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这一大胆的尝试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实验班50名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完成47个项目论文撰写,10个制作成实物,7个作品分别在第32届、第33届省科创赛上获奖,2项获得卢嘉锡科技创新奖、1项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宋庆龄发明赛银奖。而她本人撰写的《STEAM教育理念下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学习理念》等多篇论文也先后在CN刊物上发表,并获得十四届宋庆龄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该校也由于在科技教学中的突出成绩被评为“科技教育基地校”。
除了鼓励孩子们进行科技创新,陈丹还十分重视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
“语文课上,我们会告诉学生们每一篇文章、每一本著作都享有著作权,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智慧劳动,美术课上学生们欣赏到的著名企业商标也拥有商标权,代表着企业的文化、产品的信誉,是不可仿冒的。”陈丹介绍。
在陈丹的推动下,“五个一”活动(一场主题讲座、一次图书漂流、一个专题展览、一节主题队课、一场知识竞答/辩论赛)已成为了逸夫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的标志。同时,该校还创新推出了专利申报补助举措,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利申报采取全额补助。
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目前,该校共拥有1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技术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正在申报,专利拥有数居福安市同类学校之首。
责任编辑: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