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清|走进名臣故里
伏月流火,恰逢三伏首日,韩城闷热无比。下午2时,今年新一届第一期来自城北街道、穆阳镇、松罗乡的3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相聚市委党校,携手驱车30多公里,前往福安三贤之一郑虎臣故里——溪柄镇榕头村参观取经,一睹美丽乡村的芳容,牢记不忘初心的使命,振兴村级集体经济。
汽车沿着碧水湛蓝的交溪、茜洋溪,一路绿竹婆娑,鸟语花香,古榕葱茏。午后三时,大巴车刚至村口,天公竟然作美飘起濛濛细雨,似乎害怕大家承受艳阳的暴晒,优美宁静的榕头村仿佛披上一层仙女的面纱,丝丝雨露淋湿手臂,顿觉一阵清凉之感。
多年未见的榕头村,早已旧貌换新颜,不见当年的脏乱差。但见道路宽敞,树木葱茏,荷花绽放,玉兰郁香,花团锦簇,群山环抱。臂长数丈的“九头榕”,树冠如盖,参天蔽日;树下郑虎臣高大塑像,手持利剑魏然屹立,好一幅山青水秀、景色独树一帜的画图,令人驻目观赏,留恋忘返。
榕头村原名洋头村,位于享誉“闽东延安”柏柱洋的东南端,东与东山村接壤,西与楼下村毗邻,南与松罗乡山界村交界,北临柏柱洋田野,方圆面积2平方公里,是个单一自然村落的行政村。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始祖开岳公郑虎臣曾孙郑葑、郑苓从二里之外的南山村迁入此地,发现这里背倚青山,面向旷野,绿树掩映,土地肥沃,地处柏柱洋溪水源头,取名洋头村,定居繁衍。尔后因村中呈现“九头榕”奇树,遂将“洋头”易名“榕头”,郑姓家族繁衍三十世、九百多年、百户人家、五百余人。
您可知“洋头”村,为何要改为“榕头”村呢?,它乃福安三贤之一郑虎臣的故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步入庄严肃穆的郑氏宗祠,大门正中“精忠报国”、和照墙“保世滋大”八个鎏金大字赫然醒目,映入眼帘。说起先辈郑虎臣愤杀奸相贾似道的故事,乡贤们滔滔不绝,倍感光荣。
明万历《福安县志》载:“郑虎臣,字廷瀚,二十四都柏柱(今溪柄镇榕头村)人,为会稽尉。”南宋嘉定12年(1219年)3月18日出生。其父郑埙,宋理宗时任越州(绍兴)同知,遭到贾似道陷害流配致死。宋德祐元年(1275年),郑虎臣任会稽(浙江绍兴)县尉时,丞相贾似道丧师误国,罪行败露,朝野一致要求诛杀奸相以谢天下,而朝廷却念及似道曾为国舅、三朝为官,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安置循州(今广东惠阳),福王赵与芮痛恨贾似道,招募杀贾似道者押送,郑虎臣欣然求任监押官。
从建宁开元寺(在今南平市)启程时,贾似道身边还带着十多名侍妾,郑虎臣将她们全部谴散。一天行进途中,在一座古寺中歇息时,郑虎臣发现墙壁上有惨遭贾似道迫害、前丞相吴潜的题字,责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何以到此?”贾似道顿时羞愧满面,结舌难言。船过剑州(今南平市)黯淡滩时,郑虎臣指着溪水对贾似道说:“这里的水这么清,你为何不在此葬身?”贾似道回答说:“太皇太后没叫我死,如有诏书赐死,我死还来得及!”全无寻死之意。
这年10月,郑虎臣押贾似道到了漳州木棉庵(今龙海市九龙岭下),又多次催促他自尽,贾似道贪恋残生,不肯了结。此刻,郑虎臣心中明白漳州知府赵介如是贾似道的门生,过了木棉庵就难于下手杀他了,便大声叱喝贾似道:“吾为天下杀你,死而无憾!”将贾似道禁闭空房,待他上厕所、解下太皇太后赐给的免死牌之际,扼其左右臂将他拉扯致死,一代奸相贾似道结束了罪恶的一生。明代大学士李东阳赞誉郑虎臣:“君王不诛监押诛,父仇国愤一时摅。”次年,郑虎臣便遭贾似道奸党报复,捕杀抄家害于狱中,葬于馆园旁,九族也遭受株连。宋景炎二年(1277年),平反昭雪,钦赐御葬,棺内置“金头银项”官府担心遭遇盗墓,在柏柱洋设了三十六座疑冢。
也许是忠臣壮举感动上苍,郑虎臣死后,村中那棵榕树竟神奇般地长出八个“头”来, “九头榕”树成为郑虎臣的化身,隐喻忠良是杀不尽的。从此,“洋头村”也因这棵奇异之树改名“榕头村”。
榕头郑氏宗祠占地500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3年(1343年),清嘉庆25年(1820年)重修,2004年复修。前为戏台,屋顶二重檐下有匾额直书“敕春秋奉祀”,是后世帝王颁赐的;后为大殿,供着“千秋崇祠”圣旨牌、匾额和镌刻着颂扬郑虎臣的楹联,犹存文天祥“作正气人都为名教肩任,到成仁处总缘大义认真。”等名人联匾五副。让人感动的是黑漆镏金的联板,虽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至今依然完好,文字依然熠熠生辉,不能不令人欣慰赞叹。如今,郑氏宗祠已成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反腐倡廉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漫步平坦整洁的村道,环顾榕头村四周,民风淳朴,民居古雅,民房错落有致。村口那株九百高龄的“九头榕”树,虬枝成拱,枝繁叶茂,小桥依水,让人犹如置身于神仙的境界:“前有双髻奇峰,后有丹山飞凤,金龟锦鲤居其左,凤翼狮峰协其右,碧溪环水,钟于月池。” 真乃一幅秀美的画图,诚名宦义士之乡。
步入福安县第一个农会——柏柱乡农民协会旧址神农宫,飞甍画栋,掩于绿树丛中。来到龙首山下、古朴典雅的兴云寺,青山远黛,南宋本《三山志》称:“兴云院”。宋隆兴、乾道年间,茜洋许成忠夫妇先后捐资、督工扩建如来殿。寺门前有口玉泉井,雅号“金蟹吐唾”,井泉清香爽口。据说,古时一僧病中梦见佛祖指点,醒来遵嘱日饮井泉数杯,即愈。此后住持僧于井畔种植药草,为众治病,井水亦长年不竭。寺后为宋尚书令许成忠之墓,寺前右侧并有福安市最小石塔一座,远离尘嚣,幽静优雅。
置身榕头村委楼前,望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金红大字,支部书记们竞相向市委组织部刘晓林科长畅谈感言,纷纷表示将乘着十九大的春风,满载榕头村振兴乡村经济的经验,回到各自的村庄、社区,绘出美丽的蓝图,更上一层楼。
朋友!炎热夏天,您何不到榕头村“九头榕”奇树下,瞻仰名臣郑虎臣之时,是否感觉到它还是个纳凉好去处。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