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航模爱好者的“飞天梦”
在2018年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动航空航海比赛(福安站)暨2018年福安市“平安阳头杯”模型运动嘉年华现场,两位小飞手在操作飞机模型。
小小航模,承载了童年的梦想
尤星在给暑期航模兴趣班的孩子讲解模型
“发烧友”们在进行训练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郑祖辉 文/图)“我当长机飞前面,最后一架僚机是谁的!飞偏了!别跟太紧,差点撞上了!别老盯着屏幕,要抬头用肉眼帮助定位……快!快!快!”8月12日清晨5点,原本宁静的福安铁湖工业园区被一阵阵急促紧张的喊声打破。
“飞行员”是很多男孩童年的梦想,纸飞机、竹蜻蜓、玩具飞机等曾是他们爱不释手的宝贝玩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琐事的增多,曾经的梦想逐渐褪色。而在福安,有一群人,在工作生活之余仍然坚守着自己儿时的“飞天梦”。
2014年,福安市航模协会成立,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机关干部、理发师、个体经营者……对于蓝天的向往,让他们相聚。从那以后,他们定期交流航模知识,开展飞行训练。
1985年出生的郭荣荣,自上初中时玩皮筋弹射飞机模型起,开始接触航模。在获得大小比赛的许多奖章后,真正让郭荣荣下定决心成为航模“发烧友”,是他在大学毕业那年的经历。
2005年,郭荣荣在福州电脑城“淘”到一款期望已久的正版飞行软件,刚好遇见了年龄相近志趣相投的郭坚,两人一见如故。郭坚见郭荣荣对飞机很感兴趣,便特意带他到机场的开放区域,让郭荣荣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飞机着陆的场面。
“着陆时发动机虽是最小推力,但几十吨的金属怪物从头顶飞过的那一瞬间,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就那几秒时间我被震撼到了。”郭荣荣回忆说。
从那以后,郭荣荣就成了一名铁杆军迷,积累至今已能辨别世界上所有现役军用飞机型号,而且民用的常见机型的各自性能也同样能详细区分。他还在家中腾出房间,专门摆放他十多年来精心组装、打磨、喷漆、贴纸等工序制作出来的各样式仿真飞机模型。
因为被外人所不了解,“航模爱好者”也背负了很多误解。早些年,航模被外行人看作是“孩子玩的小把戏”、或是“高富帅玩的烧钱玩意儿”,这几年,随着航拍的普及,航模、航拍又被混为一谈。
对此,航模爱好者们也很无奈,“协会里有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好者,谈不上‘富人’专属的爱好,事实上,航模是一项竞技运动。”郭荣荣介绍,想要玩好航模,不仅要有毅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探究与航模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比如材料学、无线电、通信、空气动力学等。
航模与航拍,更是天差地别。“航拍机大部分是多旋翼的,有自主稳定和定位功能,只要便于拍摄到稳定画面就好。而航模基本是固定翼或直升机,只能靠人工操控来实现稳定,以及飞出不同难度的花样来,飞的过程具备观赏性,比拼的是飞手的手工控制能力。”福安航模协会秘书长缪允华介绍说。
随着福安文体、科技等部门的重视,以及福安航模协会近几年走进校园开设公益讲座、举办航模活动,目前,该市已经有四所航模基地校。并随着活动宣传推介,激发起很多人的儿时记忆,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
现年47岁的尤星是协会中的一名“老手”,从最基础的橡皮筋动力手掷、弹射飞机算起,接触航模已有25年的他,见证了福安及周边县市航模运动的发展历程。尤星说,因为宁德的航模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县市最急缺的是飞行场地。“航模运动不像其他体育竞技运动,它必须避开人群,所以我们通常会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找空旷的场地训练。”
飞行条件的限制,虽让这些“发烧友”们有些无奈,但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多次获全省比赛团体第一,还有幸代表福建参加全国性比赛,这让“发烧友”们很受鼓励。“飞机模型价格不菲,参加比赛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的团队曾经去新疆参加过一次比赛,光比赛用机的运输费就花了12万元,如果没有部门支持,单凭协会或者个人,是万万办不到的。”尤星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