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用文化装点美丽校园
实小富阳校区毕业典礼文艺汇演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赵巧红 文/图 )优美的校园环境承载“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文明向善。
近年来,福安市以“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文化建设与创新作为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加以追求,积极探索一条用厚重的校园文化支撑学校内涵发展,以此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
“美丽校园”建设见成效
坐落在富春溪畔、仙岫峰下的坂中中心小学,畲文化气息散落在校园各个角落:畲歌对唱,唱出山哈子女风采;操场上,畲族拳艺、跆拳道、腰鼓队排演应接不暇;经典诵读,道不尽诗词格律的韵味魅力……
坂中中心小学能够实现畲景处处缀的景象,这得益于福安市“美丽校园”建设行动的开展。近年来,福安市大力开展“美丽校园”建设行动,以此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内涵式高品位可持续发展,满足家长和学生对美好教育的需求,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丽校园’创建工作,打造校园环境优美、育人环境优良的美丽校园,塑造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美丽教师,培养身心健康、勤奋好学的美丽学生,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福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美丽校园建设同样不能一蹴而就。福安实小富阳校区用两年的时间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座花香满园、书香浸润、清香弥漫的校园。学校以单元板块文化构建而成的“一亭两楼三园”,即逐梦亭、启智楼、艺馨楼、墨香园、集芳园和阳光园,区域特色分明。“逐梦亭”,闹中取静,为孩子们提供了课间休息的好去处;“启智楼”,立足日常教学常规,倡导礼仪,贯彻自能教育;“阳光园”里,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训练场一应俱全,孩子们尽情奔跑,享受健康。
“美丽校园”不仅美在校园环境,更体现在师生的心和行。把无形的文化化为有形的环境,能让孩子时刻受到熏陶。走进学校的艺馨楼长廊、宣传橱窗,由师生自主设计、自主制作的作品随处可见,一帧帧醒目的师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美丽校园”成为展示师生智慧的舞台。
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走进罗江中心小学,仿佛置身一个充满童趣的漫画世界:走廊上,一幅幅精致的画框里展示着俏皮的漫画作品;教室里,孩子们彩笔不离身,漫画元素随处可见;在这里,似乎人人都爱漫画,人人都是小漫画家。
罗江中心小学前身是一所农村完小,学校底子薄、文化积淀少,办学条件滞后,学生60%以上为外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如何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掌握一技之长,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想到了漫画。”该校校长钟建平告诉记者,漫画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能化单调枯燥为生动有趣。语文、数学等学科经常有许多知识是抽象难懂的,而漫画具有直观、有趣的特点,利用漫画来演绎这些学科中的重难点知识,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011年秋,学校初试漫画教学,成立了漫画兴趣小组,在3至6年段各班挑选漫画爱好者,进行授课培训。取得一定成效后,学校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培养特长相结合,成立漫画社,每周对学生集中培训一小时;开设“漫画书吧”,让学生翻阅漫画书籍;设置漫画涂鸦板,让对漫画兴趣浓厚的孩子们自由作画;各班级走廊开设漫画墙,让师生定期更换漫画内容,这一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看漫画、学漫画、画漫画的热情。
无独有偶。下白石中心小学白马少年军校根据学校的特色与学生的特点,探究“少年军校”与“特色德育”整合的切入点,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一位学员在离校时说:“少年军校的军事训练对我们学院来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但他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受益终身。”
特色教育是符合学校实际、与众不同、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近年来,福安市以“文化立校、特色发展”为学校发展目标,出台《福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每所学校制定并创新创建特色学校的方案,细化工作要求,科学统筹,精心落实。同时,福安市教育局坚持德育创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扎实推进课堂育人、主题教育、“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升行动。
目前,福安已逐步实现校校有文化、校校有特色的办学局面。下白石中心小学凸显警(军)校共建,穆阳中心小学提倡信息技术教育,上白石中心小学主张剪纸教育,溪柄中心小学倡导红色文化教育,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成为福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