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新标杆 奋进新征程——访中共福安市委书记叶其发
宁德网消息(吴庆堂 刘道光)连日来,位于福安湾坞半岛的青美能源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一期630亩的工地上,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清表平整和基础勘察。据了解,该项目总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80亿元,分三期建设年产2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的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系统,其中一期计划明年底建成投产,将为福安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注入新的动能。
“今年以来,福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宁德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环境等不利影响,整体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产业聚群效应日益显现、招商选资后劲不断夯实、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近日,福安市委书记叶其发在接受笔者专访时,对福安在宁德发展全局中继续“挑大梁、走前头、做贡献”充满信心。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福安市地区生产总值294.3亿元,增长10.1%;公共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增长25.3%,地方级收入18.7亿元、增长17.3%,税性比重分别达到93.7%、88.8%,实现了速度与质量的同步提升。特别是以青拓为龙头的不锈钢新材料产业,1至9月实现产值736亿元、增长21.5%,历经10年“磨剑”,年内有望成为宁德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在青山钢铁的龙头带动下,湾坞半岛迅速形成‘虹吸效应’,甬金、宏旺、奥展、宏泰、格林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不锈钢、新能源企业纷纷落户,预计到2020年,福安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将实现产值1500亿元以上、税收35亿元以上。”叶其发说,今年福安成功承办了第九届海峡两岸电博会,举办了2018深圳·福安产业招商推介会,奥展不锈钢制品加工产业园、宁德新能源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未来有望再造一个新能源材料千亿产业集群。
叶其发说,福安市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要求,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目前,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71个,尤其是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退养还湿整改工作,经过10个月的连续攻坚,通过专家现场评估;今年9月市里作出三都澳海域养殖清理的部署后,福安立即响应,率先开展“清海”工作等,得到宁德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大大提振了福安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在谈到下一步福安市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思路和举措时,叶其发说,宁德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准确把握宁德发展的阶段特点、现实挑战和历史机遇,科学提出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明确了全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任务书”“路线图”,开启了新时代新宁德建设的新征程,也给福安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福安将立足实际,组织实施“126”行动计划,走出一条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福安路径”。
“1”就是坚持“一个定位”。“争当新标杆、建设新福安”,力争到2020年福安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89亿元以上,持续在宁德发展中当标杆、作表率。
“2”就是聚焦“两城建设”。首先是打造山水画廊“公园之城”,通过建设“城市中央公园”,打造现代设施葡萄产业园、闽东延安·田园花海、坦洋工夫·智慧茶谷、福安农垦·多彩田园、穆阳溪谷·中国农业公园“五朵金花”,辐射带动各乡镇建设18个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并由8条景观带连点成线,构建“公园之城”体系;其次是构建创新互联“智慧之城”,围绕“产业提升、民生便利、政务提效”,重点着眼于智慧政务、智慧交通、雪亮工程和城市服务建设等领域,推动服务高效化、决策科学化和治理精准化,打造城市“大数据中心”,不断展示福安城市发展新形象。
“6”就是推进“六大工程”,即“项目攻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风险防控、绿色发展和人才支撑”六大工程。
“通过统筹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构建良好的经济生态、自然生态和政治社会生态,切实让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各项工作部署在福安落地生根。”叶其发说,项目攻坚工程,主要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通过坚持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主动承接引进不锈钢、新能源、上汽、中铜等下游产业链项目,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另一方面,坚持“前期落地、报批清表、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竣工投产”的“五个一批”要求,坚持“一季一开竣工”“一月一拉练”“一周一督查”等工作机制,持续形成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的滚动发展态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行政效能提速增效,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升级工程,重点推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条腿”走路。新兴产业方面,持续壮大以青拓为龙头的不锈钢全链条产业链,年底前确保青拓400系项目全面投产,加快建设宁德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和奥展不锈钢制品产业示范园,促成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宏泰不锈钢产业科技园争取开工;同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促进第三产业提档发展。传统产业方面,主要是围绕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互联网+产业学院”,全力推进电机、船舶、大健康、食品等产业转型升级,扶强做实福安的“草根经济”。乡村振兴工程,就是要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八个一”图则,扎实推进美丽乡村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五个振兴”,同时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为抓手,构建“117”文明实践体系(即一个组织架构、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七大服务平台),推动文明实践进乡村,为福安乡村振兴“塑形”“铸魂”。风险防控工程,其中,最为紧要的是持续抓好金融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重塑福安诚信形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信贷风险的底线。绿色发展工程,就是要严格落实山长、河长、街长、路长和湖长制,深入推进海上养殖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改善农村环境。人才支撑工程,就是要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假日专家”“星期天工程师”“候鸟人才”,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着力打造一批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引进和培育一批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紧缺人才,挖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进一步为人才提供“直通车”服务,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