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总动员 做“控糖”英雄
11月14日,是第12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谢焰锋)近年来,糖尿病几乎成了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宁德市卫计委统计,截至9月底,全市2型糖尿病管理人数有62472人,人数逐年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医生建议,治疗糖尿病的“控糖”之路,除了要有医护团队的专业医疗管理外,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需要来自家庭的关怀与关注,让患者从心理到生理,都能打好一场“持久战”。
11日上午,福安市阳春社区的安居罗马广场上开展了一场免费糖尿病义诊进社区活动,来自闽东医院义诊队伍的医护人员,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为老人们解答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日常饮食注意细节等服务。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接待老年人义诊咨询1300人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2000多份,免费发放了价值3000多元的药品。 张颖珍 摄
什么人易得糖尿病
目前,我国约有1.144亿糖尿病患者,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有2型糖尿病患者。那么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闽东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蔡奕琪介绍,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肥胖者、血脂异常者、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者、有妊娠糖尿病史、年过四十的人群等,都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蔡奕琪表示,糖尿病本身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不是说家族中有糖尿病人,家里的人就一定会得糖尿病,糖尿病发病与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因素有关。
蔡奕琪表示,除了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外,易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还有年龄和肥胖等。糖尿病是个老年病,超过40岁以后,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同时,肥胖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甘油三酯高的人群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如今‘糖妈妈’越来越多了。”蔡奕琪告诉记者,在接诊的患者中,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怀二胎的时候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血糖高易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羊水过多,同时也增加新生儿畸形、巨大儿、死胎、低血糖的风险。而且,妊娠期血糖高还会增加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这些孕妇产后很容易发展成2型糖尿病。
天寒“糖友”泡脚需谨慎
天气渐冷,泡脚成了很多人养生解乏的好选择,然而,蔡奕琪提醒,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泡脚需要特别注意温度。
福安的王老伯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多年,常常感觉腿麻无力,女儿为此特地买回中药水给他泡脚。王老伯说,他泡脚时用手试水感觉温度正好,但泡脚却觉得温度不够,因此用了比较烫的水来泡脚,谁知泡了十几分钟,双脚冒起了水泡肿胀吓人。
“当王老伯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高烧40℃,双脚发胀发白,水泡破溃大量渗液惨不忍睹。”当时接诊的正是蔡奕琪,她说,王老伯在患病期间一直没有接受规范治疗,烟酒不停,服药也是断断续续。这次由于双脚烫伤后感染过于严重,虽然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但双脚却被截肢。
蔡奕琪说,糖尿病足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病因,像王老伯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肢易出现血管、神经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成为糖尿病足,患者时常感觉患肢发冷、疼痛等症状,同时易引起肢体麻木,对外界伤害反应迟钝。
“患者泡脚时无法准确感知温度,稍有不慎就会烫伤,破溃后又难以愈合,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最后发展成足外疽而截肢。”蔡奕琪建议,糖尿病足患者泡脚时需要将水温控制在38℃以下,防烫伤。
“小胖子”越喝水越渴,原是糖尿病作怪
今年年初,闽东医院内分泌科接诊了一个15岁的中学生患者小南(化名)。小南当天与家人登山后一直觉得口渴难耐,不停喝饮料却难以缓解,并且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家人以为是中暑了,但吃了解暑药后丝毫没有好转,这才将他送至医院。医生建议小南先查个血糖,结果显示:血糖高达27。
小南长得胖乎乎的,身高1.72米的他体重有近190斤。小南的家人说,他从小就不喜欢运动,平时爱吃甜食、肉类,喝水只喝碳酸饮料,有时候一天能喝七八瓶。
“这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蔡奕琪说,小南患上糖尿病与他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本身机体的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喝含糖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门诊中,糖尿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年轻人平时就爱喝饮料,得了糖尿病后常常觉得口干口苦,更加喜欢喝甜的饮料。
半年多以来,小南一方面配合医生采取药物治疗,一方面积极减肥锻炼身体,调整饮食结构,体重已经下降至160斤左右,目前血糖监测已恢复正常,“这与他家人的关注配合有很大关系。”蔡奕琪说道。
糖尿病管理需家人共同努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因此,家人的支持是患者长期与糖尿病作斗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照顾糖尿病患者,目前提倡综合管理,即通常所说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自我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蔡奕琪说,治疗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药物治疗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家人的照顾和患者自己的坚持。
在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中,要注意清淡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少食红肉,多食蔬菜。同时,家人也应督促患者适当运动,可以进行一些例如快走、慢跑、跳广场舞的有氧运动,运动要在饭后进行,以免造成低血糖。一般每天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为宜,每周应保持5次以上。
定时监测血糖是每一位“糖友”每日必做的“功课”,但是存在很大一部分患者,当血糖降至正常后便擅自停药。蔡奕琪提醒,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临床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饮食和运动上也绝不能放松。
此外,焦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为打好一场“抗糖持久战”,患者和家属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进行治疗,不断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