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福安松罗:传承红色经典 再植发展“新绿"

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乡镇篇

2018-12-19 10:30 来源:宁德网 林强 张尹明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29

福安市松罗千亩高优葡萄园 郑廷裕 摄

 宁德网(林强 张尹明)  海拔500米的冬日松罗,依然激情如火。九家保纪念碑闪耀着熠熠光辉,村民们讲起叶飞、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心潮澎湃……

生态松罗一片生机盎然。万亩生态茶园在云雾中悄声生长,褪去大棚外衣的葡萄园刚承载着山乡群众丰收的喜悦,又满身金黄地孕育着来年的绿色财富……

改革开放40年来,松罗乡党委、政府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山区特色、做好产业文章、服务民生发展,取得了系列喜人的成果。2017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6.146亿元,实现农民纯收入17595元。

传承红色经典,再植发展“新绿”。当前,松罗乡全面实施市委“一二三”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学好新思想、打好特色牌、扶好小农户、唱好融合戏、育好新风尚、夯好基层基础”的“六个好”来进一步落实福安市委提出的“一二六”行动计划,吹响新时代松罗乡村振兴集结号。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11

在后洋村举行的马拉松比赛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25

志愿者美化家园宣传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22

群众文艺演出

党建引领 打造全域党建综合体

“扶贫先扶志,乡村振兴首先要提振精气神。山区群众因曾经落后于人,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信心不足、干劲不够等客观情况,这就需要党建来寻找破题关键。”松罗乡党委书记缪建辉说。

党建引领,首先就要学好新思想,扛起主业主责。近年来,松罗乡党委以“产业融合、全域美丽”为目标,围绕“小乡镇、大农业”的定位,整合区域各类资源,将集镇区块内的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党建联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双带”示范基地、红色驿站、党建示范村等串点成线,充分发挥在外乡贤、返乡创业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各方优势,把教育、服务、管理、展销、观光和电子商务等功能有效整合,打造形成“有组织、有温度、有效用”的全域党建综合体。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15

“迎新春”乡村干部职工联欢会

党建综合体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基层堡垒”的强化上。“我们以乡党委为中心,结合3条景观带建设规划,吸收区域内10个党建示范点,以产业集群、地方特色为依托,形成“一核三带十点”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有效提升了乡域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打造了南溪村‘四带四促’、尤沃村‘1663’、后洋村党建聚合工程等一批党建特色品牌,”松罗乡组织委员王立强说。

以后洋村为例,该村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党建“聚合”工程,通过开展“三聚三促”活动,聚合以知青为主乡贤,促进绿色发展;聚合畲族同胞,彰显特色文化;聚合优势产业,促进精准扶贫,通过发展葡萄、茶叶、反季节蔬菜、畲药等产业,使农民收入提高,实现“两增收一美丽”目标。

党建提升战斗力,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众力量”。“通过系列深入的学习和党建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班子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松罗村党支部书记郑跃忠说。松罗乡以松罗农产品电商、物流服务中心为核心,联合3个农村党组织、4个党员“双带”示范基地、2个教育基地、4个红色驿站,组建松罗乡乡村振兴党建联盟,通过实行“325”党建工作模式(即用好3联工作法,打造2种产业形态,实现5个全域提升),着力构建中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松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联盟共召开联席会议9场,带动19个村1000多户农民(其中贫困户22户)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葡萄、茶叶等农特产品,销售额达75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产业兴农 实施“十个一”产业工程

“我们主业主责就在于要打好特色牌,实现强村富民,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松罗乡乡长吴振说。松罗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然而靠着一亩三分地,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穷则思变。松罗乡发挥高山云雾的环境优势,从1998年开始引进葡萄种植,逐步发展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财政补贴、技术培训、政策扶持,从露天栽培到避雨栽培,从粗放管理到果穗套袋、病虫生态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政府用“技术”升级了农民的“钱袋子”。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18

招商引资签约

“很多村民都是靠葡萄种植,盖新房、培养孩子上大学,生活条件变好了。”松罗乡葡萄产业带头人郑柯发说。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松罗奔小康,葡萄挑大梁”已经成为松罗群众的共识。如今,松罗已经发展成福安葡萄的主要产区,也是高山晚熟葡萄的精品示范区。全乡现有葡萄近1.1万亩,全乡有60%至70%的农民从事葡萄种植,2017年全乡葡萄产值超过1.8亿元,成为松罗乡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在葡萄产业的带动下,松罗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年均20%的增幅。

经多年发展,传统葡萄种植产业单一、市场风险大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不及时搭建起系统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框架,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松罗乡党委书记缪建辉说出了忧虑。

对此,松罗出台并实施《松罗乡“一村一品”富民强村提升方案》,持续实施“十个一”产业扶贫工程,即“做精一粒葡萄,种好一叶茶、一根竹子、一粒花生、一棵反季节蔬菜,养好一只獭兔、一头野花猪,发展好一片林下经济,加工好一瓶山泉水、酿好一瓶果醋饮”,积极推广“1+N”模式。

笔者来到年初落户尤沃千亩高优葡萄园区的葡萄果醋饮料加工厂,该厂负责人黄华杰介绍,加工厂将通过3万吨葡萄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4.7亿元,带动至少1000户农民增收致富。

返乡创业大学生王丽希介绍:“我们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进行獭兔养殖的同时,还将有机肥用于葡萄园改善土壤结构,进而又提高农产品品质。公司还利用每年果农剪弃的2000多吨葡萄枝制作灵芝生长菌桶,通过‘种—养—加’的生态循环养殖方式,既减少了生态环境破坏,又节省了资金。”

松罗通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特别是做精、做细、做优葡萄产业,形成以葡萄为主,带动并促进葡萄大棚套种、獭兔养殖、灵芝种植、生物有机肥生产、观光休闲、电子商务、村淘及果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拓宽农业综合开发思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扶好小农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松罗还以共享为核心,积极对接兴旺农合作社、成增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堃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葡萄、金花茶、獭兔等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帮助小农户扩大葡萄、茶叶、花生等农业产业发展,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带动、利润返还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通过松罗乡乡村服务中心智慧物流体系的构筑来解决小农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助推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笔者了解到,松罗乡共有贫困户71户285人,已于2017年底实现全面脱贫,2018年经4次动态调整,没有新增贫困户。

此外,松罗还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9月份,第二届“松罗葡萄杯”山地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700多名跑步健身爱好者参赛,让选手们近距离感受松罗乡的别样风情。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松罗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有效整合优势产业和美丽乡村资源。目前,已建成7个省级美丽乡村和松罗乡高海拔农业生态景观带,并依托千亩高优葡萄园以及乡域内旅游资源,开展农业观光休闲游,实现“农业体验+乡村旅游+农田创客”的跨界整合。

精神传承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在松罗乡的赤溪村,有一个由20多位村里年轻人组成的“美丽乡村工作小组”,组员们自愿投工投劳,带领村民加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队伍中来,完成偏远村庄厕改85个,外立面改造3000多平方米,拆除猪圈11座。这是松罗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181219095520

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分队授旗仪式

育好新风尚,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和夯好基层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是松罗乡“六个好”举措的力量源泉。近年来,松罗乡立足“知青、畲、古、茶、红”特色文化基因,弘扬“九家保”“畲嫂救曾志”等红色文化,持续打响“三月三”“九月九”畲族文化节、葡萄文化节、花生文化节以及“半程马拉松赛”等典型品牌,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松罗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松罗乡是闽东革命老区之一。全乡19个行政村,其中18个属老区重点村,老区人口近1.8万人。其中老区行政村4个,老区基点自然村5个。解放后,全乡被评为革命烈士284人,革命“五老”236人。

其中,1933年发生在松罗南溪村的营救叶飞等7名闽东革命领导人的“九家保”事件可歌可泣。

世代传承的红色故事,成为松罗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为松罗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我们通过精神传承为载体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干群乡村振兴的激情和热情。”松罗乡宣传委员王立强说。

近年来,松罗乡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不断巩固提升“爱我松罗、从我做起”宣传教育成果,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松罗经验”,为松罗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打赢“三大攻坚战”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思想氛围。

松罗乡扎实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达标创星”和基层党员“评星定级”活动,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好党员的先锋作用,鼓励农村六大员、专职村干、青年群众、乡村教育志愿者等人员加入,乡村共成立46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活动450次,为群众提供差异化服务。

小乡镇也有大作为。吴振介绍,2018年预计全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7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总产值3.76亿元,同比增长15%;农业总产值3.22亿元,同比增长9%;财政总收入1844.01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403.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54.5元,同比增长10%。

(部分图片由松罗提供)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