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智慧果”成为纳福年货
游客在大棚内体验采摘游
溪南村果园来了许多采摘的游客
宁德网消息(郑望 林耀琳 文/图)“糖甜甜,橘圆圆,放火炮,过大年。”福安人过年,福橘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春节前夕,福安溪柄镇溪南村果园来了许多采摘的游客。望着丰收的果园,“脱贫户”陈高利脸上不由地洋溢出由衷喜悦:“智慧果”成了我们的“纳福”年货。
“脱贫户”福橘满堂红
如黛的青山,悠悠的溪水,还有如锦似绣的田园,拥抱着溪南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溪南村历史上为柿之乡,至今老树盈抱。近年来,村庄打造田园综合体,果蔬种植日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好渠道。溪坑公路前田连阡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柑橘园,种植户喜丰收游客乐体验。果农陈高利正忙着用农用车搬运新采摘的甘橘,供应春节市场。“脱贫攻坚,重在增收。目前种植柑橘类果树年均创收7万多元。”算算一年增收账,脱贫户陈高利喜上眉梢;西边西洋里,依山面田,地势平坦。福泰合作社的果园,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农场负责人黄步惠边忙着接待采摘的游客边介绍,“我们这片果园成功引种广东贡柑有上百亩,时下正进入丰产期。”据了解,4年前,福泰合作社总经理郑光灿决定在家乡发展皇帝柑产业。他成立合作社,流转村后10多亩土地开始了创业之路。目前,合作社的果园面积已达200亩,种有皇帝柑、脐橙、沙糖橘等品种。“溪柄柏柱洋红色旅游景区已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们要利用这一机遇做好乡村采摘游。”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郑光灿信心十足。
据介绍,溪南村庄耕地面积631亩,其中水田455亩;山地面积5457亩,物产颇具特色。近年来,溪南村庄遍植广种优质茶果。同时,引进先进技术,有效促进了好品质果树的生长,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品牌农产品。当满山茶果飘香的时候,每个溪南人心里涌动着对生活的希冀。
蜜蜂“搬”来“草莓的春天”
“哇, 好多好大好靓的草莓呀!”“快帮我拍张摘草莓的照片……”春节前夕,福安溪柄老区路旁草莓园,但见一簇簇绿叶间点缀着颗颗红宝石般的果实,吸引不少游客下田采摘草莓,亲身体验田园乐趣。
春节,正值草莓上市。据悉,福安草莓大致分为两种种植方式:一是正常田地种植的草莓,一是气雾栽培立柱的、 “隧道式”大棚草莓。柏柱洋现代农业基地,目前占地5.5亩的3个立柱气雾栽培大棚,共种植牛奶草莓11万多株。这里“鸟巢式”果蔬大棚栽培草莓模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将合理调配的养料雾化后定期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草莓花药培养中外源激素浓度配比选择试验,花粉启动和再分化往往是关键之一。草莓虽是雌雄同株植物,理论上可以自花授粉,但大棚温室内湿度大,空气流动性差,花药和花粉黏度高,花粉发放困难,且棚室与自然界昆虫隔离,缺少传粉媒介,导致授粉能力下降,所以必须采取一些辅助措施进行授粉。
大棚种草莓,蜜蜂来“打工” 。近年来,基地推广蜜蜂授粉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但省时、省力、高效,且生产出的草莓单果重增加、色泽鲜艳、畸形果少,更重要的是还能改变果实生长所需的内源激素的组成,增加芳香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草莓果实的品质。
万象更新,品物皆春。《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所以说,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都是当季的最好吃。春节吃新鲜欲滴的草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带着泥土的芳香叫人心情大好。适逢周末,溪柄镇多个草莓园迎来了草莓采摘高峰期,市民朋友三五成群地前往摘草莓,纷纷在草莓大棚内拍照留念。来自福安市区的郭女士此次是一家三口自驾游到“闽东延安” 柏柱洋,路过寨下草莓园时,便带着孩子钻进大棚体验一番:“孩子亲自下田摘草莓,亲身感受田园乐趣,玩得不亦乐乎。”果园负责人介绍,由于春节前天气寒冷,因此草莓总产量不高,价格比年前稍微有所上涨。尽管草莓价格较年前有所上涨,但却丝毫没有减退市民及游客采摘草莓的热情。
花果同树纳福闹春
春节期间,福安市富春公园张灯结彩,一派“腾龙迎福”的景象。驻足公园门口,或许看中了红灯笼和红吊钱上的大“福”字;或者欣赏绿萼透香的花枝春蕾;抑或观看精彩的舞龙……穿梭其间,只见一辆农用小货车后车厢绑着一棵橙树,枝头挂满耀眼的硕果,犹如一盏盏红灯笼闪现在绿叶丛中。车头围了许多人,一果农正忙不迭地给探亲访友的客人包装脐橙,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都快立春了,怎么还有新鲜脐橙上市?”那果农应道:这是“科技的成果” 。通过交谈得知果农姓林,来自溪潭镇岳秀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温州蜜柑”在这里规范化种植,带动福安柑桔蓬勃发展。2000年,富有种果经验的岳秀人,从江西省赣州市引进脐橙试种获得成功,逐年扩种,规模生产,成了远近闻名的脐橙之乡。
据健谈的老林乐呵呵地介绍,橙黄时节,岳秀、瓜溪一带万亩脐橙,成为当地果农的“摇钱树” 。眼下岳秀村橙林,一面开花,一面挂果,可以欣赏花果同树闹春的景观。这花果“脐”心协力能“橙” ,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老林感慨地说:“如今,农村种植,不但依据生态,还采用科技;不仅看果场,还看市场。他驾着小货车,搬一棵果压枝头的橙树进城,向城里人吆喝:岳秀脐橙又丰收了!生态“树”结出了富民“果”,请乡亲们到果乡尝一尝“春天的开心果” 。这 “顶时髦”的广告,看来还是蛮有效果的。硕果累累的橙树前,吸引许多游客兴致勃勃摄影留念。
果枝春满,看得人心明眼亮。如今,从传统种植业走出来的农民,也懂得“活色生香”地推销自己,着实让人心里感到高兴。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