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但烧纸钱等陋习依然存在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刚刚过去的清明节,绿色祭扫已在我市成为很多群众的首选,摆鲜花、供水果,很多墓园内已见不到“烟火味”,慎终追远,清风徐来。“现在墓园都有人来管理,我们清明时节过来缅怀下先人就好,烟熏火燎的不清净。”日前,在福安铁湖村旁的国道上,扫墓归来的王先生说。
尽管如此,记者发现在一些偏远山区里,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陋习依然存在。4月6日,记者在福安罗江后太大桥302省道旁的后山上见到,依然有部分群众无视禁火令,在祭扫时带明火入山,焚香烛、烧纸钱,山头上鞭炮声也是此起彼伏。
据了解,根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1日至4月10日,我市无明显的降水过程,气候干燥,森林火险等级将达4-5级。为预防森林火灾发生,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稳定,市政府3月29日就发布了禁火令,要求自2019年4月1日至4月10日止,在全市范围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含审批生产性用火)。
尽管已经有禁火令,但依然有些群众难改“传统”,纷纷带着纸钱、香烛上山祭拜。记者在一些坟墓前见到,烧尽的纸灰堆没有浇水或者被清扫带走,而是直接堆放在墓坪上,而扫墓者早已离去,只要山风一吹,就存在很大的森林火灾隐患。甚至还有群众在坟前建了焚香炉,看似水泥墙罩住“防火”,实际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希望群众能强化安全意识,摒弃陋习,文明祭扫。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