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南岩村:“研学+文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宁德网消息(记者 陈容)夜幕下的福安南岩村灯火阑珊,静谧且美好。顺路而下,择一处奶茶店,饮一杯热茶,观“南岩”夜景,聊天南地北,好不惬意。
“近年来,我们以‘研学+文创’为发展主线,对村内42座百年以上古民居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有效激活乡村旅游,去年游客量达三万多人次。”福安潭头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人、派驻南岩村干部吴木生说。
吴木生介绍,南岩村位于福安市东北部的东山西麓,海拔650米,是福安市老区重点村,由于村庄老龄化、边缘化、空心化、破败化严重,曾被群众戏称为潭头的“西伯利亚”和“难言”村。
如何化解“南岩”之困?让有着700余年历史的古村重新焕发生机呢?成为摆在潭头镇党委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以组织振兴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经联社+产业振兴、环境美化、文旅结合、古村活化’融合发展模式,振兴南岩古村。”潭头镇党委书记王惠生说。
王惠生所提到经联社,全称是潭头镇南岩村股份经济联合社,2020年10月,南岩村全村1203位村民每人出资200元自愿入股经合社,整合集体所有山、水、田、园、林、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纳入经联社经营流转,村民占股70%,集体资产占股30%,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村民变股民 。
在经联社的统一经营下,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和土木工程学院等12家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和南岩村签订合作协议,对极具建筑美学研讨和旅游开发价值的42座百年以上古民居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合作发展文旅产业、民宿产业、研学基地,并成功吸引台湾、福州、杭州等地文化创客留驻南岩,用文创盘活闲置古民居,培育发展民宿、休闲书院、音乐网吧、慢步咖啡屋、亲子夏令营,开设抖音、微电影培训等文旅新业态。
“作为全体村民的利益共同体,经联社带动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进步,筑牢了党建和各项事业发展共建平台,极大增强了村民对集体的归属感。” 经联社社长王兴宁介绍说。
此外,该村还充分利用古建筑、红色革命遗址、中草药等自然优势资源,探索研学发展思路。该村现设立研学项目教学实践基地,开发出古建筑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多条特色主题研学线路,联动省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合力开展研学教学,助力南岩成为“研学游”网红打卡点。2020年10月以来,该村累计举办各类研学活动28场次,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
产业兴带动村民富。王菊香等村民在福州阳光学院副教授林立华带领的WeFine(惟梵)果蔬洗护用品研发团队指导下,就地取材,创办南岩村手工皂作坊,年销售手工皂3500余块;65岁的南岩村村民王丙丁瞅准旅游商机,投入20多万元修缮房屋,开办“农家乐”,足不出户当起了老板;返乡青年王进清和几位新村民,一起开办了休闲酒吧“南岩之瘾”……游客数量的稳定增加,坚定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不少村民陆续加入经营农家乐、民宿客栈的行列。据统计,2021年,南岩村村财收入达到5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23600元。
“下阶段,我镇将持续立足打造‘福安城区的后花园’和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农业重镇’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山区生态资源优势,争取在打造山区绿色经济走廊中‘当标杆、走前头、做贡献’,在福安的乡村振兴征程中走前头、当先锋。”潭头镇党委书记王惠生表示。
记者手记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许多“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共同愿望。近年来,南岩村依托自身丰富的古建筑、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资源,积极探索“研学+文创”乡村振兴新模式,以“经联社+乡村志愿者协会、乡贤理事会、妇女联合会等”发动村民兴办研学项目、民宿、农家乐等,形成层层动员、户户参与、共谋共建的良好局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南岩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福安市区域性乡村振兴新典范、乡村旅游新亮点。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