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一棚两用 “闲田”不闲
4月3日,福安市甘棠镇国泽村种植户郑清华在自家葡萄棚内忙碌着。此时的他并不是种葡萄,而是在观察马铃薯的长势。“今年2月份葡萄园闲置期,我在葡萄园内套种了马铃薯。等收成了,这又多了一份收入。”郑清华说。
福安市葡萄园面积8万亩。为破解耕地“非粮化”难题,去年,该市探索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模式,从甘肃省调回“费乌瑞它”马铃薯脱毒种薯70吨,在赛岐、溪柄等乡镇示范推广葡萄园套种马铃薯2000亩。
新春伊始,福安市积极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持续深化“非粮化”耕地间作套种粮食作物工作。“今年,我们将重点扶持茶果园套种粮食作物经营主体,通过引进新品种,进一步丰富了套种作物种类。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以确保套种作物产量。”福安市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苏培忠表示。
据了解,葡萄园内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一年可以套种两季。此外,葡萄根系深广,马铃薯根系短浅,两者吸收肥料层次不同,互不影响。
“比如2月种下的马铃薯,到4月下旬便可收获,比露天种植的马铃薯提早半个月上市,价格优势明显。而在马铃薯收获后,葡萄园各项管护工作便能随后展开。这种模式既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粮食生产面积。”福安市农业技术推广股负责人翁龙龙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福安葡萄大棚套种的马铃薯亩产大约在1000公斤,去年批发价为每公斤2.4元的价格,亩产值可达2400余元。“去年农户普遍反映套种的马铃薯收成好。为此,今年我们将在原有套种面积基础上,再增加1000多亩,进一步推动果园套种旱粮。”
为保证套种马铃薯产量,福安市还成立“葡萄园套种粮食作物”工作专班,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深入田间进行指导。“虽然葡萄大棚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但在一些关键管护环节我们还不熟悉,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我们套种马铃薯心里更有底了。”郑清华说道。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陈雅芳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