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公私结亲”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志凌 苏晶晶 通讯员 蔡雪玲) “这项目正式签约后,我这心里大石头总算落地了。这一年,真不容易。”11月10日,福鼎市政协副主席、福鼎市“PPP”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祖霖由衷感慨地说。他所提及的签约项目为“福鼎市乡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总投资19560.5万元,采取“PPP”模式运作,于今年6月由中闽水务集团中标,8月签订协议,预计年底可动工。
该项目从挂牌到中标落地,大半年的时间里,前后有13家企业参与洽谈,反复进行了8次谈判才基本确定进入招投标环节。最终,由中闽水务集团中标。福鼎市住建局与中闽水务订立了30年的合作期,每年政府以“购买服务(政府支付污水处理费)”的形式向企业偿还该项目投入的本息,期满后,企业需无条件将项目的经营移交给福鼎市政府。如此一来,不仅大大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还能让项目顺利运作,造福一方。
“福鼎市乡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是宁德市首个中标落地的“PPP”项目,在今年9月被列入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对宁德市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了良好范本。随后,“福鼎市东扩主干线市政道路”项目也以“PPP”合作模式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成功对接,该项目还被列为省财政厅“PPP”示范项目,打开了福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新局面。
敢于创新 ,先试先行。去年9月,福建省大力倡导推广“PPP”模式,福鼎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认真研究文件精神,组织专人学习相关知识,并于11月份率先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福鼎市“PPP”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走在了宁德市所有县(市、区)的前列。相较于传统的发行债券、银行贷款,以及近年兴起的BT、BOT等新投融资模式,“PPP”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有组织、受关注,但要顺利地应用这一新型的投融资模式,并不如想象的容易。“专业知识学习了一些,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困难不少。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省、市的主管部门和我们一样,都在进行摸索。”吴祖霖介绍说,下决心开展“PPP”工作试点后,由于经验的缺乏,小组成员们一边积极对接上级财政部门、一边加强对政策的研究梳理,并邀请专家授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PPP”模式项目的操作流程,并逐步尝试实践。同时,为推动项目合作的进展,福鼎市还根据全市“PPP”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从2014年开始,每年安排1亿元的专项资金,作为福鼎市“PPP”项目的风险池资金。
结合实际,筛选项目;谋求合作,广开门户。参照“PPP”模式项目严密的申报制度,综合考虑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等流程,福鼎市从现有的重点项目中,从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需要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论证,明确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回报、运营效益测算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筛选出第一批适用于“PPP”模式,又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18个项目,总投资达86.6亿元。这些项目按照特定程序审查后进行挂牌,通过主动对接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多方面关系,广泛联系具有投资实力、相应资质以及口碑良好的国企、央企和民企,努力争取合作机会。
在项目洽谈阶段,对接全国各地闻声而来的大小企业,福鼎市展现出了积极主动、重视有加的良好姿态——耐心解答各类问题、详细介绍项目概况、具体罗列福鼎的区域优势和投资环境,让每位有意向的合作者感受到莫大的诚意。在此过程中,先后有200多家大小企业前来接洽、会谈,为福鼎市持续开展该项工作增添了几分信心。
“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既拓宽了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渠道,缓解财政压力,还能造福于民,一举两得。”吴祖霖分析道,2016年,福鼎市级在建重点项目大约145个,总投资估计需400亿元。这些钱从何来?传统的依靠财政投入建设城市基础建设的模式已不现实,但建设和发展都是硬道理,所以创新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模式,让政府与社会资本“结亲”,才能保障城市开发、建设稳定快速推进。
多渠道推进,合力助发展。“PPP”模式试点,对于破解项目资金短缺难题,无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随着运作成熟,它将与其它投融资模式共同为福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莫大助力。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