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澜村:用乡愁“锁住”记忆
宁德网消息(林莹莹 郑雨锋 文/图)“人在哪儿,生活就在哪儿,生活在哪儿,根就在哪儿,根在哪儿,人就在哪儿。”从照澜村听完故事回到办公桌前细细听录音笔记,这样一句话从音轨中蹦出。讲这句话的人并非哲学家,并非大学教授,他只是照澜村的一个村民,朴朴素素一句话道尽了他对“故乡”一词的理解。
照澜,其名由古诗文雅化而来,取义于《孟子》,“观水有木必观其澜,日夜有明容光必照。”取其照和澜雅化而来。这不仅是一个名字美好的地方,更是一个有乡愁的村庄。
村口大榕树下的乡愁故事
黄加奔,84岁,出生至今一直生活在这个地方,祖辈传下来的故事里有一条记忆中的街道,名叫“亭子街”。宋代照澜村的“亭子街”是福鼎前岐历史上第一条街道,街上曾有年糕店、饼店、染布坊、油坊、铁铺、药铺等各种商铺。照澜村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是多个村庄互通来往的必经之路,其商贸的发展,集聚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当时,很多做小生意的商人见照澜村土壤肥厚,民风淳朴,于是卸下行囊,结庐而居。所以,现在这个村庄里有二十几个姓氏也不足为奇了。
黄加奔祖籍原是平阳水头北港,清康熙时,其先人是卖糖人,走南闯北,途经照澜村,见村庄人声鼎沸,热闹非常,便留了下来,直到现在。黄加奔印象中,家族中人在照澜村有从事古法染布者,他的四公黄增猛就是其中一个。他记得四公有一家染布坊,染布坊所用染料都是天然的山草汁,一块素布,在扎染传统手艺之下,成了一块艺术品,这也是黄加奔童年照澜记忆的一景。
照澜古法碾米场遗址位于照澜溪畔大厝基,始建于宋代,计有7个碾米坊。碾米利用照澜溪水流作动力,转动水车碾压谷子、小麦等来碾米、磨粉,也是前岐最早采用机械手段来加工农产品的作坊。陈庆喜,74岁,其先人清嘉庆年间到了照澜村,并加入了古法碾米大军。古法碾米场由照澜村的简、陈、黄、游、周、施等姓氏共建。
陈庆喜记忆中,他们祖辈在水边讨生活,碾米坊就设在照澜溪边。他小时候最喜欢在照澜碇步旁玩耍,童年的大水车就是他的故乡记忆。溪水静流,水车旋转,转出了陈庆喜一家的生活。碇步旁的生活是最热闹的,除了碾米坊,还有酒坊、米粉坊都在这一带。所以当时有“途经照澜,喝碗红酒再归家”的话。
留住“乡愁”的发展路
照澜村入村口,一棵榕树惊艳了所有人的眼睛。它就这样伫立着,随性又符合美学地向天地生长,长出了一种洒脱,像一把摊开的折扇。此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中那棵山楂树,这棵榕树是否也默默看见一切,用自己的年华见证村庄变迁。
这棵榕树是照澜村的地标,只要看到它,就知道照澜村就在那儿了。以前的老支书简加亮说了这棵树的故事:建昌宫修缮的时候,鸟儿衔来了7棵树苗,刚好落在建昌宫瓦片之上,村里人将树苗悉心种下,现在存留的还有3棵,而村口这棵是最有特色的。
照澜村作为我市乡村旅游主题线路的头条线路点,新老支书谈村庄发展,口中得到最多的信息便是“留住乡愁”。
“照澜村有21个自然村,21个风景,虎山、象鼻山、狮子山、牛山、马鞍山五个大山守住村庄。”顺着老支书的手往山上一瞧,很多山都变得具象了,山形酷似象鼻、老虎、马鞍等,活灵活现。老支书说,山中还有石鼓,由于石壁脱层,敲打石壁还会发出咚咚声;山中还有红军洞,留有当年红军足迹。
在福鼎市丰盛红阳农业合作社里,新任村书记陈明界讲述着村庄发展的规划。目前的照澜街道正在进行立面改造,未来景观灯、旅游公厕、农耕文化体验都将慢慢入驻。“垂钓、水果采摘、传统农耕体验都将成为照澜村旅游发展的方向。”陈明界介绍说,目前村里已经引进红心猕猴桃种植采摘项目,未来也将成为农耕体验项目之一。
责任编辑:叶朝玉